第十八章 欲使其亡,先令其狂 (1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李隆基在王鉷离开之后,铁青着脸,将手中的乐谱重重放在了案几上,对着高力士道:“是不是所有人一样,对他好一些,就不知天高地厚了?”
高力士躬身道:“陛下息怒,王太府卿也是无心的!”
“这还是无心?无怪连静远都要忌惮他三分,简直是得寸进尺,无法无天。”
李隆基他心性不定,喜欢玩乐更胜于治国,对心腹又过于的信任,才导致了诸多祸端。
但是他自身的才智,却是天下一时之选,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裴旻来找他,李隆基心底还觉得裴旻多疑了。
此事裴旻自己并没有任何不对,固然手下兵卒推倒了王鉷确实不该。
但是王鉷曲解圣意不说,还强闯梨园女部。
他可不记得自己给了王鉷这个权力。
或许天下人小觑梨园,将梨园子弟视为戏子,可在李隆基眼中却不一样。
李隆基完全将梨园子弟如臣子一般对待,梨园的诸多管事都给李隆基授予官职,如李龟年的都知,张野狐的都都知(没写错),还有雷海青的威卫将军等文武官职。
王鉷强闯梨园,本就有过在先。受了教训,理当知错反省,真有胆子找裴旻的麻烦?
裴旻是什么人物?
不说自己如何器重裴旻,仅以他现在的身份地位,真要说起来即便是自己这个皇帝也要忌惮三分。
功高盖世,手握西方十数万精兵强将,至关重要的还是对朝廷忠心耿耿,对他矢志不渝。
如此人物,放在任何时代都是瑰宝。
便如唐初李靖、李世绩,高宗朝的苏定方、薛仁贵一样,这么宝贝的一个存在,捧在手心里还来不急呢,哪里会有亏待裴旻的想法?
李隆基心如明镜,王鉷固然在自己的任用下,地位崇高。
却也不至于让裴旻这个唐王朝功劳至高的边帅,向之低头道歉,而且还是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
故而心底是有些觉得裴旻这是权势越高,胆子越小。
哪里知道王鉷果真带着一身异样来了。
李隆基一眼就看穿了王鉷的用心:自己是一国之君,臣子带着一身伤来找自己,自己岂能不过问。
这一过问,不就等于无形告状?
明明是自己错在前,还意图告状。
李隆基瞬间明白了裴旻会来找自己从中调和了,定是知道王鉷的恶行,愿意退让一步,免得自己为难。
裴旻的退让与王鉷的得寸进尺也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这种对比,让李隆基心头越发不是滋味,说道:“御史中丞这个职位看来不能给王鉷了,就他这有仇必报的性子,要是掌握了御史台的弹劾之权,朝廷岂不乱了套?你去吏部,看一看有什么政绩卓越的官吏可以提拔为御史中丞的。御史中丞关系重大,不能空缺太久。”
王鉷一直力争御史中丞的职位,这点李隆基是知道的,也意属于他。
现在这个庙堂大多都是逼死武婕妤的存在,李隆基都看不过眼。
王鉷助他良多,也有大才,让他当任御史中丞的职位并无不可。
至于其身兼十数要职,这并不碍事,能者多劳嘛!
就如裴旻一样,对于西方的事情,他通常不过问。
西方有裴旻在,还能乱的起来?
不得不说,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有自主权,却对于边帅盲目信任的人物。
而他的儿子,未来的肃宗皇帝,却是另一个极端,对于边帅极度的不信任。
人家都是卸磨杀驴,唐肃宗却是磨还没卸好,就开始杀驴了。
……
王鉷很憋屈郁闷的回到了府邸,一瘸一拐的,越想越是忧伤。
直到此刻,王鉷都不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
这一回到家,王鉷立刻得到了李隆基找吏部咨询御史中丞的人选。
这一下,王鉷彻底傻眼了。
身兼诸多要职,确实很是得宠,但是这些要职都是行政职务,权力看似不小,没有什么威慑力。
御史中丞却不一样,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二号人物,又称称御史中执法,有纠察百僚的权力。
只要身兼御史中丞,王鉷的权势真的就不亚于宰相了。
对于这个位子他是势在必得的,为此特地送了一大批的财宝给杨婕妤,让她为自己说好话,吹枕边风。
依照李隆基的态度,王鉷几乎认定御史中丞是自己的囊中之物了。
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在这关键的时候出了变故?
为什么?
几乎在同一时间。
裴府!
李林甫给了一个正确的答案:“这个王鉷已经为他的自以为是,自作聪明付出了代价。陛下有今日成就,其实浪得虚名的?他的小心思,真的以为陛下看不出来?其实很多时候,陛下心如明镜,只是他不乐意去管而已。比起跟庙堂文武斗智斗勇,不如花时间醉心于乐曲创作,将心思用在梨园上。”
裴旻不得不承认,李林甫对于李隆基看的透彻。
一个连续主导两次宫廷政变而且都成功的人,他的心思权谋能差得到哪里去?
实是性子使然,这位皇帝起了懈怠之心,很多事情不愿意去管,不愿意插手,故而才不断的放权,好让自己有很多的时间用在自己喜欢的音乐、女人身上,沉迷享乐,但并非是昏庸之主。
这一些裴旻这种跟着李隆基一路走过来的庙堂老臣都心如明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