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入夏后的中原大地,天气放晴的天数屈指可数。

作为钦差大臣,徐晋甚至能比朝廷先一步收到陕西、山西、河南沿黄河以及各支流州府的消息。

大堤岌岌可危,以往智珠在握的徐青藤也不由的焦虑起来,每天一睁开眼就是询问黄河的水位情况。

直到这日又是暴雨如注,龙禁卫开封千户所千户陆万冒雨急匆匆赶到钦差行辕,将一卷急奏亲自送来。

“大人,洛阳大堤垮了!”

什么?

徐晋手中的筷子都掉在了地上,接过急奏一看,脸色顿时变得铁青。

“洛阳城乃中原重镇,大堤的整修加固是自去岁开春就已经开始了。若用之材料皆是工部最先拨发的水泥,耗银甚巨。黄河大堤都没垮,他洛水就算水位暴涨,扬言可抵百年洪水的洛阳大堤,是怎么垮的?”

急奏中只说了大堤垮塌的时间、具体地点,连伤亡人数都没有说,更别提大堤垮塌的原因了。

徐晋在看完所谓的急奏后,很快就从中看出了猫腻。

“陆千户,洛阳的龙禁卫可有其他消息传来?”

作为大城,千年古都,洛阳自然也是驻有龙禁卫。按照规矩,河南诸州府的龙禁卫,皆由龙禁卫开封府千户所节制。

陆万作为河南龙禁卫的龙头,洛阳发生这么大的事,洛阳城里的龙禁卫肯定是会第一时间上报开封。

但偏偏就是这么奇怪,洛阳府衙的急奏都送来了,城里的龙禁卫,至今没有半点消息传来。

见陆万摇头,徐晋心中的疑惑就更大了。

此时他已然冷静了下来,望着窗外的雨幕陷入了沉思。

“陆千户,你本部麾下能动用、信任的人手还有多少?”

陆万一愣,随即抱拳道:“回大人,本部千户所,末将可用之人还有三百。”

徐晋点了点头,起身来到书桌前,磨墨思量,提笔写了一道手书,并加盖钦差大印。

他将写好的手书封好后,郑重的交给了陆万。

“你持我手令,领本部三百乔装打扮,速去洛阳城。不要去碰洛阳城各级衙门,不管他洛阳城的衙门在做什么,都不要管,只查大堤垮塌之事。”

“末将领命!不过大人……”

陆万将手令收入怀中,犹豫片刻后又说道:“大人,末将离开了开封府,若是有人对您不利怎么办?”

数百万、上千万两治河银的贪墨案,钦差算什么?皇帝老子亲来,这群疯子也会想尽办法除去对他们的威胁。

龙禁卫开封千户所,恐怕是当下徐晋这个钦差大臣最后的仪仗了。

徐晋指了指桌上的一封信:“不怕,吾徒贾琮,已经调了金乡卫五千大军,明日便至开封城下!”

……

“洛阳大堤垮了?这他娘的要是没猫腻,谁信?”

相比洛阳大堤的精心整修加固,归德府境内的黄河大堤都还是早年间用的老方法修筑加固的,黄河不比洛水水量大?

至今日,洪峰一波接一波,除了偶有小问题,还从未出现过决堤溃坝的问题。

你洛阳城倒是先一步被洪水淹了,真拿朝廷、拿百姓当傻子哄是吧。

“十一叔,十一叔!”

贾十一就是个劳碌命,刚从城外回来就听贾琮喊他。

“十一叔,老师那边缺人,你亲自带人过去,在老师帐前听令。”

“那小三爷您这边怎么办?”

贾琮朝饭桌前狼吞虎咽的冯永堂、代庭二人努努嘴:“有冯将军、代县令在,我这暂时够用。而且京城那边的人快到了。”

也是,相比归德府当下只需要面对防洪之事,开封府才是足以杀的人头滚滚的大漩涡。

贾十一受命离开,带走了贾琮麾下大半亲兵精锐,冒雨疾驰往开封城赶去。

等到数日后的六月十六,京城方面的第一批援兵以及第一批钱粮支援抵达了虞城县。

“永丰侯,二十万石粮食,五百万两白银,还有防疫所用的药材、加固大堤的材料会尽快送达,咱们真要迁徙四县百姓,以做泄洪之用?”

第一支援兵领头之人还是贾琮在工部时的老搭档,工部左侍郎何源。

看到老搭档的到来,贾琮心中瞬间变得轻松多了。

天可怜见,这些日子他趴在桌案上没日没夜的计算,手腕都快写断了。

要是京城派个不懂工程的老夫子,贾琮能去跳黄河。

“老何,朝廷可算是靠谱了一回,竟派了你过来!”

何源还是第一次被男人抱着,很不习惯的回应拍了拍贾琮的背。

一老一少两个大男人在县城门前抱了抱,等回了县衙,何源才理解了贾琮的激动与无奈。

“这……侯爷辛苦了!”

县衙的正堂已经被贾琮全部征用,里面挂满了各种舆图,以及桌案上厚厚的文书奏报。

特别是何源拿在手中的一卷泄洪分流规划图,其上的每一条线,每一个数字,那都是要依靠精确的计算来推演规划,这其中的计算量,何源想想都觉得头皮发麻。

“都别看着了,立刻、马上,忙起来!”

何源作为工部堂官,这回出京自然不会是一个人过来。

内阁、六部在东宫吵了整整一天,从各部寺抽调了精兵悍将,组成了一个小朝廷,第一时间南下支援。

工部作为贾琮的娘家人,这回算是派来了大半个工部过来,其中还有从京北工业园区的各类大匠数十人。

有了援兵,贾琮就能松快些。

他将主要的精力转向黄河大堤与开封方向,就等老师徐晋那边的消息了。

……

洛阳大堤果然不是什么天灾,而是天杀的人祸!

正当洛阳知府吕满、阳城侯常言泰以及洛阳府各级官吏,洛阳府中各家大族,联手吞了朝廷拨发治理洛水的钱粮。

不想今年开春后雨水不断,洛水看似坚固的大堤不过是表面光亮,内里还是老旧腐朽的样子货。

加之听闻钦差大臣徐晋在查治河银贪墨案,阳城侯常言泰竟然真搞出了掘堤毁灭证据的事情来。

徐晋给朝廷送去了急奏,其中还有一封请罪书。

他千算万算,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黄河大堤上,不想洛阳城先给他整个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