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叶存山被云程说得只有尬笑。

他算是很自觉的那类人,只是忙碌起来,总觉得自己身体底子好,想着也没多久,各方面有人照顾,就难免有疏漏。

被人说,还觉得心里暖。

有人关心,总归是不一样的。

晚上他还有功课要写,持续数月都是在考棚作文章,今天换到家里书桌,他还有许多不适应。

云程看出来,喊他一声,“我给你计时,到点没写完,你这文章就自己降级吧。”

叶存山就安心许多。

云程说到做到,没给他松懈的机会,去书架上翻找,拿了本闲书看。

各家书斋新出的话本,云程让金掌柜全都买了。

每个月的新产出其实不多,类似他们铺子这样,每个月有固定产出的极少。

类比从前的蔚县书斋,常年有收稿、约稿,一年就出三四部,还得碰运气看好坏。

府城书斋还有许多跟他们家有合作,这书买下来,不费多少银子。

云程也不浪费,话本铺子里也放了书架,有阅读登记表,都看过以后,就能再流入亮哥儿的小铺子,二手卖出去。

最近忙,书很少看,以前都是他看完了再放铺子里,现在是铺子里的人都看完了,他还有数本没翻阅。

读书对他来说是一件很有趣的事,看进去了,能一次性读完。

本地产出的话本,少有大长篇,短篇就几万字,阅读很快。

第二本看了一半时,叶存山那边结束今日学习。

没有手表时钟,云程就用自己的阅读时长推。

大概一个半小时左右,没有超时。

叶存山伸懒腰,问云程要不要吃宵夜,云程摸摸肚子,点头,“想吃汤面。”

往年冬天,家里爱在炉子上炖大排骨汤,平时当水喝,夜里当汤底,时间久了,都喝腻了,云程也接受自己没法再长高的事实,大排骨汤就很少炖。

叶存山给他弄的青菜肉丝面,汤就普通面汤,卧了个荷包蛋。

云程说吃汤面,还真就只喝汤吃菜,面条大半都给了叶存山。

回头吃完,夫夫俩一块儿去外头刷牙。

叶存山叫他看星星,云程就很给面子的抬头看了眼。

星星好看,心也很静。

一夜好眠。

早上云程起来,先去检查了竹筒里的热水,喝着是温热的。

叶存山一般早上带去,中午吃饭喝就成,这个保温效果可以。

早饭后,他用矮脚竹筒装了一罐肉丁,高脚竹筒装了半罐牛奶——早上没来得及炖汤。

另外找了干净的棉布袋子,给他装了一袋小馒头。

叶存山说太多了,“吃不完又要背回来。”

云程觉得不多,“你是不是对自己的饭量有什么误解?”

叶存山便没说什么,晚上回来,里头装着的馒头都吃完,牛奶也喝了,肉丁还剩了些,摇一摇瞧着也不多。

他摸摸鼻子,“还挺方便,我坐那里,一下拿一个,不知不觉就吃完了。”

云程不笑他,跟他说可以点汤,“偶尔换换口味。”

叶存山就爱云程为他的事儿叨叨忙活,跟他说同窗们都很羡慕。

主要说的是杜知春很羡慕,“回家磨柔娘去了。”

他俩来府城以后就很少攀比,回回说起来,叶存山都有藏不住的得意。

云程笑他幼稚,心里也是开心的。

要是忙来忙去,被人嫌烦,他就要骂叶小山。

到月底时,铺子里收到的信件更多。

这次除却赶考书生来投递,也有外地书生来信。

交笔友的信件只有零星几封,这是寄出来期盼交友能有回信的,看自我介绍上没出格的,就能在下个月的短篇上刊登出去。

其他写作相关的提问,是理论学习后,具体实操后面临的问题。

云程没去参与整理,每天下班前,会看看一下问题类型。

暂时看下来,云程感觉新版教纲可以解决大部分疑问。

这次整理时,他有往里增减东西,不希望这东西费时费力,弄出来的只能当课件文稿。

而且写作这东西,本身也没有绝对公式。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只能说大部分症结能用通用的理论去解释,指出一个方向去改进努力。而能否有突破,得看作者本人有没有试错总结反思,摸索出自己的路。

这是谁也帮不了的,自己的文章,要自己写。

进入四月,府城赶考书生明显变多,也有了区分。

二三月里来的考生,多半是要来居安府乡试的,过来就为了提前找地方落脚备考,免得来晚了手忙脚乱。

到四月后,就有考生只是途经居安府,短暂歇脚,就往京都去。

从赶考时间上,可以推断出考生老家所在,还有自家家底厚薄。

叶存山说:“我们之前考试,离府城就三天左右的路程,所以不急着走,但也是穷,不然可以提前来占位置。”

叶存山考试,从未提前这么久出发过。

到外地的每一天,都是银子。

吃喝拉撒,全要花钱,一般人负担不起。

部分家里实在远的就没办法,没个地图,稍微生疏点,走偏路,要花时间再绕回来。

赶考路上千般苦,一般话本里,能写几样出来?

随着外地考生变多,云程为了抬风评,防止有人趁着考生们心思敏感时搅混水的话本,也慢慢有了反馈。

跟府城本地的“好看”、“意料之外的吸引人”不一样,这是正正经经在赶考路上的考生,聊天时会有附带提起这一路遇见的温暖小事。

经过某户人家得了一碗粗茶;赶路途中遇乡民牛车捎带;山野露宿采了野菜蘑菇。

是很微小,平时会被苦难掩盖的小幸福,被人点出来以后,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都添了点趣味。

这条路还是长,还是苦,漫漫看不见头,也不知道这么辛苦一遭能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他们也并非全无收获。

在这种基调里,有部分声音说云程这间话本铺子是在嘲讽天下穷书生,叫他们别做白日梦,都没几个人搭理。

真说得过激了,还有人跟他理论,“那路本来就是一步步走过去的,即使是其他话本里,穷书生遇见了神女妖女,也没被一个术法送到京都,更没免考当状元,我们本来就是要自己过去,自己考。既然这样,什么帮助不是帮?不希望别人帮你你就自己去闯。”

这些反馈,在考生增多以后,声音就趋向正面。

云程最初想要效果达成,还在信件纷至沓来时,收到了一封京都的回信。

是大舅舅写来的,这次内容不多,一封写家常,勉励叶存山,也夸云程,再说他们最担心的事,表明去京都后,宅子的事不必担心。

云程就怕大舅舅要送宅子,急匆匆翻阅了第二封信,知道这宅子的来历后,他心脏跳跃的速度就急速加快,久久没平静下来。

是圣上赏赐的宅子。

年前定稿,初五发售,正月里,《赶考路》这部话本就被书商们销往各地,其中自然有京都。

云程因为身世原因,跟太师府有关系,在身世被爆出来后,获得了诸多关注,在天子那里也曾留名。

一来是程蕙兰当初失踪,太师府找人十几年,找遍了大乾国土,偏远地区的人都知道国法里有一条是不能买卖人口。程蕙兰没找到,她儿子找回来了,在京都有过一阵热议。

二来则是由宋锦的事,引出一桩官员清算案子。溯及源头,云程的名字经常被提及。

这两样足以让天子对他的名字熟悉,再到培训班这件事热热闹闹持续一年,获得好评无数,没去参与的书生,买了教案,都说写得诚恳,这种教学经营方式,还有乐于分享的品行,又在天子面前得一次名。

这次得名并非是话本写得好,愿意分享品德高,而是这种教学模式,天子有意采纳,要让普通百姓也有一技之长。

这其实是在慈善画册上面的三个方子递到案前时就有的想法。

藕粉、肥皂团还有蜂窝煤,惠及万家,是普通小老百姓都能做的东西。

但朝廷要推行一个东西,少不得层层商讨,也暂时没想到合适的教学方式。

纸墨贵,普通民众不识字。

离得远了,皇帝管不着,怕这好事办下去,成了某些人搜刮民财的方式。

培训班就不错,各地本就有官学,就看具体教什么了。

天子面前得名的人,近臣平时就乐意多收集消息。

铺子里其他人的作品不用拿到台面上,云程难得产出一部话本,还刚好贴合今年乡试的主题,就被人买了,献给天子。

书里内容偏向平铺直述,又极具画面感。

这些从偏远山村出来的学子们,一路上的见闻经历都牵着人心。

从山村出来后,陆路进山林,再入其他县城,走过一段大路,期间也转过水路。

他们赶考路线,像是在描绘一幅生动的山河画卷,各地风俗人情与朴实百姓都跃然纸上。

村民,渔夫,摊贩,商人,大夫,书生……各个职业的人都在话本里被写到,让读者能了解到这些百姓最平常的一天该是怎样。

前面写得真实感很足,但也很理想化。

主角团几乎没有遇见过坏人,一路顺顺当当,各路配角有刁钻刻薄的一面,却也没到穷凶极恶的地步,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到结局时,理想化到达顶峰,是西山府的考生在殿试上表现优异,被天子钦点为状元郎,衣锦还乡。

乡试还没到,具体能不能考出这个结果,暂且不提。

但这篇话本,让天子重视起了各地贡院与教育,已经派御史去各地私访。

话本终究是有幻想成分在,会做修饰,不能全部当真。

在御史派出前,就有询问下臣,知道当地情况是这么个样子,结合朝廷准备模仿培训班做教学的事,再加上太师府这边有人配合说,赏赐就下来了。

从金银珠宝,换成了京都宅院。

地方不大,但天子御赐的宅院,往后门第高,能防小人。

这是大事,云程回家说了以后,家里为此庆祝了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