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按照天齐国律法规定,凡秀才以上功名,每三个月可以领一次俸禄米粮。

这算是朝廷对读书人的补贴。

不管是赵夫子,还是从府城回来的小河舅舅李耀众李秀才,都能按时领取。

而县学的夫子们,最低也是秀才。

他们靠着县里发的俸禄,以及县学的米粮银钱,这才能维持住一家老小的生活。

更厉害的,诸如殷博士,罗博士这种,县里还会额外拨钱给补贴。

如果这三部分银钱被克扣掉,日子就会艰难,也不能专心教学。

正荣县县学夫子们名声在外,随便出去教书都会拿到不菲的教资。

这样很容易被挖走。

纪元听明白了。

刘嵘是怕新来的县令克扣老师们的奖金跟工资,然后这么好的老师们跑路!

毕竟老师也是要吃喝的,老师也有一家老小要养。

有言道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也有人更讲什么,读书耗费银资考上的官,必须要捞回本才成。

这种官员一上任,第一件事便是捞钱。

刘嵘怕的就是这种人。

纪元昨日听教谕说了一些,大概猜得出对方的来历,肯定非富则贵,应该不会贪图小利。

虽然不能明说,纪元对刘嵘道:“新县令应该不会这么做。”

昨日纪元是参加了宴会的,刘嵘还听祖父讲,县令同县学的人说了好一会的话。

纪元那会就在旁边。

或许那时候听来的?

纪元安他的心:“放心吧。”

纪元虽然知道县令是新科进士,又是京城人士。

可不知道这消息能不能说,自然闭口不言,只挑能说的讲。

刘嵘倒是放心了,纪元都这么说,应该没错?

只要县学没有变动,至少在他考上秀才之前没有变动即可。

这里的夫子,可不是哪都能找到的。

接下来一段时间,县学里都在讨论即将过来的新县令。

大多数人想不到那么多,只是好奇新来的长官。

九月下旬人家就要来了,难免多讨论讨论。

纪元又恢复放假的学业。

上午四书,下午礼记,晚上春秋。

抽空还要给安纪村回信。

八月底秋收已过,耕地也翻整好,就等着做青储料。

按照之前说好的,安叔公,安大娘子负责技术,安二娘子负责记账杂务。

村长管着新招来的人,利落地在安纪村找到合适的位置。

那位置地方平整,又距离安叔公家之前的九口窖不远,还能近邻主路,以后方便运输。

但凡纪元说的点,他们都牢牢记住。

八月十五之前,青储料的需求在三十九万斤。

十五之后,县里许多人听说青储料的事,也去安纪村预定,就连农司那边也被指挥营托付,预定了十万斤的。

算下来,如今的需求已经有五十七万斤。

所以安纪村更加忙了。

挖窖,收秸秆,收野草,分类,铺料,调配料水。

很多人都说,明明之前这个时候,就是农闲了,现在却比农忙还要忙。

但大家都知道,这事做好了,是能挣钱的!

一想到挣钱,谁会不卖力啊。

里面还有个小插曲,安二娘子的弟弟李耀众说什么,现在事情多,还想插手,被安二娘子几句话点了回去。

好像也没跟她弟说什么,只在干活的时候讲:“安纪村的买卖,难道他们那也想一起做吗。”

这句话让村里人警觉。

自己村的人都没吃饱呢,别的村还想来抢?

他们村很多人等着被喊过去做事啊。

不少人自发维护起安二娘子:“安二娘子记账清晰又快,说话解释得还清楚,人家做事还有得挑?”

“男的了不起?你不是你娘生的?安二娘子就是个娘们又怎么了。”

“就是,什么酸秀才,在我们村蹭吃蹭喝,还不赶紧滚!”

听说这事的第二日,李耀众便灰溜溜离开。

如果一个村的人都容不下你,那基本上没有可立足的地方。

他走的时候,还想问姐姐再要点钱,直接被安叔公骂回去。

那李耀众的爹娘甚至还传口信来,说安二娘子对弟弟不好云云。

这些都是八卦了,纪元听得有滋有味。

好在青储料一切都很顺利,预计十月二十五到十一月二十五内交货。

各家的订单也在签,收了定金之后,收料的速度也变快了。

安纪村因为青储料的买卖,都繁华不少。

还有就是小黄的事。

纪三婶竟然一直不肯卖小黄,便是农忙过后也不卖。

大海去问了几次,纪三婶的意思是,她家就她一个干活的,如果再没有小黄,明年的地都不用种了。

纪利跟纪三叔的赌瘾越来越大,整日不回家,回家倒头就睡。

反正她不卖。

好在小黄是她家的劳动力,纪三婶对小黄也不算太差。

既然这样,那就暂时不用再问了。

问多那边说不定另有想法。

没办成这事,大海还有点愧疚,说自己一定帮忙看好,不让小黄出问题。

只要他家要卖,自己立刻买回来。

一直到八月三十日考试,纪元从考场出来,就立刻回了安纪村。

没办法,青储料还需要他盯着。

不过看了一圈之后,跟安大娘子道:“做的很好,没问题的。”

安大娘子头一年自己负责,怎么都不安心。

安大海在旁边也说:“我都讲没问题,但我娘一定要让你来看看。”

做青储料,料水的调配也是关键,纪元把这个方子给了安大海跟大娘子。

现在发酵出来的青储料也是没问题的。

剩下的就是时间了。

全村人一起忙这事,确实干得很快。

九月上旬,竟然就做了六十万斤的青储料,全都掩埋好,就等到天冷再挖出来。

没想到的是,安纪村做青储料,连周围的村子都受益。

不少人户的秸秆都被收了过去,让大家都赚了些银钱。

安纪村还有人调侃,他们还没挣钱呢,其他村子的人都赚了。

不过也有很多人忐忑,要是赚不到怎么办,要是卖不出去怎么办。

那岂不是瞎忙了。

安村长安慰了好几次,最后也懒得说了。

说再多也没用啊,等钱到手里了,大家才能安心。

村里还在做着发财的梦。

县城则在讨论即将过来的新县令。

这位新县令的书信公函已经到了,说是九月二十七左右到任。

现在林县令实际离任时间是一月初,也就是说,新县令提前来的。

一个是还未离任的县令,另一个是即将接任的县令。

都说天无二日,现在正荣县要有两个县令。

别说县城里面议论纷纷,县学里也在说这件事。

最焦急的,反而是甲等堂的秀才们,他们找了教谕几次,询问新县令的情况。

按照几个秀才的话说。

他们如今能安安稳稳地备考,就是因为正荣县县学,以及朝廷发的补贴很及时。

换作其他县里,属于秀才的俸银根本不会给,大家怎么安心备考。

好在教谕能稳住他们,秀才们才安心些。

他们明年就要参加会试,万万不能在这前面出了岔子。

乙等堂的学生们也有些忧虑。

明年二月,就有一部分学生要去考县试,要是出了个有私心的县令,他们怎么办?

丙等堂学生不知道着急,还在打听其他情况。

刘嵘忍不住道:“县令牵一发动全身,大家想想自己吧。”

这话说完,倒是又闭嘴了,估计也知道自己不该多讲。

在纪元看来,新县令提前过来,多半是想跟着林县令学学,好能第一时间接手政务。

工作的人都知道,有人交接工作,跟没人交接工作,上手程度都不同。

人家提前过来,未必是想“夺权”,顶多是跟着学学。

林县令能把正荣县管得这样好,肯定是有真本事的。

好在新县令快到了,到时候大家心里就能稳住。

眼看县学教谕夫子博士们忙忙碌碌,又给秀才们裁剪新衣。

新县令过来,衙门所有人,加上县学的夫子博士秀才们,都要在城门口相迎。

乙等堂跟丙等堂学生自然是没份。

“纪元,你也过来做身衣服。”严训导来喊,“新县令在信里也提到了你,估计是要见的。”

看来新县令对正荣县很了解,所以自然要见正荣县的“小神童”。

纪元没想到,自己还能平白多件衣服,甚至道:“能做件冬衣吗,我冬衣不太合身。”

严训导都被他逗笑了:“九月底迎,还未到穿冬衣的时节。”

可惜了。

纪元跟着秀才们一起裁剪衣服,等衣服到手之后,才发现这料子竟然很不错。

虽然跟秀才们的衣服款式不同,可料子都是同一匹。

可以,新县令还没来,他就已经沾光了。

但他没时间多看,把新衣服放一边,继续写罗博士给他的功课。

虽然八月的月考依旧是第一,罗博士却觉得他上月春秋文章有些单薄,让他再想想。

房老夫子那边的画画也在继续,完全成了他休息之余的放松心情。

时间到九月二十七,严训导宣布明日临时放假一日。

纪元自然要跟着迎接新领导到来,让他明日一早跟着甲等堂的秀才们一起。

纪元忽然有种回到现代的感觉。

小学初中时,学校来大领导,都是要夹道欢迎的。

不过这次不同,是跟全县官员秀才们,一起去迎新县令。

纪元已经拼凑起对方的信息。

京城人士,新科进士,年纪应该不算大。

这算是他第一个地方上的官职,也是真正的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