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纪元又把一封信件寄了出去。

以往他都是寄出厚厚一沓信件,而这次,却只有一封,送到应天府的那封。

很多事情,确实需要算个账。

当然,算账之前,宁安州该交代的事情都要交代了。

否则他的离开,都会心里不安稳。

邬人豪跟安大海不用说,知道纪元要离任的时候,他们两个便要跟着。

安大海只是宁安州农司下面的小吏,身上又没有功名,若不是凭借兽医的本事,怎么都不可能进到府衙。

说白了,做到小吏,已经是天花板。

而且纪元一走,他留在这也没意思,虽然这里的米饭很好吃,可他同样想念家乡的面食。

不出意外的话,安大海会回家一趟。

这一次回来,他的收获也是颇丰。

教学上虽然不赚钱,但给当地养殖户的牛羊看病,以及周围几个地方的邀请,还是让他攒了些家资,现在回家刚刚好。

邬人豪这边,大概率要留下。

张将军本就看重他,而且纪元认为,宁安州跟景国迟早会有一战。

这时候,肯定是留下来的。

这件事纪元跟张将军聊了不止一次。

这基本是两人的默契了。

若天齐国一直平安无事,那就罢了。

一旦天齐国内里有乱,周边小国绝对会趁乱做些事。

这甚至是他们的传统艺能。

邬人豪的才能,也更适合留在这里。

这么说的话。

回京城的路,多半也是纪元自己走。

不过他这次回京城,确实谁也没打算带。

很快,纪元又把精力重新放到试验田上。

正好,刘同知可以提前熟悉知州的事务,不过刘同知接受肯定很快,宁安州本来就是他负责的。

黄同知则可以接手刘同知的事。

甚至今年的年底考核,都交给他们两个,除了田地里的粮食之外,其他的都没那么重要。

而实验田里,也终于出了五花八门的稻子。

有的稻子,刚种下就被虫吃都差不多。

有的稻子看着长势喜人,实际上根本不挂穗,还有的长了一半,直接死了。

几百块试验田,种得大家心力交瘁。

因为试验田起的风波,也在十月份的时候,有了结果。

那河辉国的皇商,假借天齐国商人过来做买卖。

还试图毁掉宁安州的试验田。

这些人就交给滇州府来处理,到底是两国的矛盾,还是要知府出面。

什么?

让天齐国出面?

上报给负责外交的礼部?

只怕事情真的上报到京城礼部,也会被礼部大小官员打回来,并附上一句话。

人口不到百万的小国?

还用的着我们处理?

让滇州府知府处理,已经是给他们脸了。

不怪这些官员们傲慢,实在是一个宁安州加上镇南关,人口已经过六十万。

而滇州府里,有无数这样的地方。

所以滇州府知府,又把事情交给距离河辉国最近的绥许城。

绥许城的指挥使一听这事,直接大手一挥。

斩首,必须斩首。

要不是当地县令拦下,估计河辉国那些人的尸体都凉了。

那县令道:“到底是咱们连人带粮拐走,如果态度还这样强硬,只怕会真的埋祸端。”

力大而不欺邻,才是君子之风。

所以干脆这样。

告诉河辉国,如果想把这些人要回去。

那之前宁安州的事,便一笔勾销。

而且再给他们五千斤三九三号良种。

也算双方握手言和。

这县令也不是蠢人。

他看到纪大人连人带良种送过来的时候,心里大概就明白怎么回事了。

三九三号良种,虽然不如宁安州自救留的七九三号,但也不错了。

可宁安州来做这事,会显得有些理不直。

还不是借着河辉国的错处,把这事一笔勾销。

不过本地县令也是心疼的。

虽说纪大人给了他们一万五千斤的三九三良种,这一下子就要送出去五千啊。

要不然,你们河辉国还是别答应了。

你们要是不答应,那就证明我们谈判破裂。

这样的话,五千三九三号良种,他们还能留下。

哎,反正指挥使想打仗很久了。

话说这么说。

但河辉国那边也不是傻子。

天齐国都提出条件。

一个是把那些王室的亲戚都给放了。

二是还给占城稻的改良种。

他们似乎也没有什么拒绝的理由。

不过这些王室成员被接走之后,河辉国秘密杀了一批农夫。

理由就是,他们比天齐国先研究稻种,却什么结果都没有。

今年顶多提高到两百斤。

一群废物,不如杀了。

消息传到纪元耳朵里,让他沉默片刻,下了死命令,以后天齐国的其他稻种,绝对不能带出去。

他又给绥许城写信。

而绥许城也开始在附近的田地开荒。

开荒地人手?

那是不挑的,不管你们是景国人,还是河辉国的人都可以的。

这些田地紧紧挨着绥许城,只要在这附近开荒,等于进了绥许城的保护范围。

那就是进了天齐国的保护范围。

绥许城县令乐得如此。

哎,他们绥许城人口突然增加,那也不是我们的问题啊。

虽说绥许城借着这桩事,又问纪元预定了下次的良种,纪元跟刘知州,黄同知商议过后,也是同意了的。

这些种子,以后本就要发给滇州府,乃至天齐国各地百姓。

先给绥许城,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说河辉国是暗抢。

那景国做得便聪明多了。

他们国家有两三百万的人口,对比天齐国是小国,但在南边,也算可以的了。

景国的做法,则是通过宁安州给天齐国朝廷递文书,他们想要前往天齐国的都城,学习天齐国的文化习俗,更想求见天齐国至高无上的君王。

说白了,就是想拜码头了。

到时候请求一些赏赐,其中肯定包括良种。

此文书送到宁安州,自然要往上传递。

按照如今老皇帝的性格,多半是会同意的。

刘同知跟黄同知都很不爽。

官田的官吏老农们也不爽。

纪元道:“到时候的良种肯定不够,优先供应给天齐国内。”

“等天齐国内够用了再说。”

天齐国内够用?!

他们天齐国那么多人,没个五年十年的,不成吧?

好像是这个道理。

再说了,先给自己人,再给外人,这话也没错啊。

景国自以为聪明,但内藏的心思已经被看得清清楚楚。

周边小国都在渴求宁安州培育出来的占城稻,天齐国内更是如此。

滇州府内无数文书都送过来。

目的只有一个。

纪大人啊!

今年我们就不想了。

明年占城稻的种子,我们有份吗?我们出钱买,可以吗?

哪有出钱的人这么卑微的。

可没办法是,这是宁安州培育出来的良种。

三个月,一亩地四百五十斤。

家里种田的,了解市面行情的,管过账面的。

都会被这样的数字馋哭。

不过再想想,好像宁安州的东西,都是如此啊。

他们这出品的好东西,都需要大家拿着钱去排队。

别说了,能排上就够幸运的了。

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一直到腊月,宁安州里,一百多户人家,开始种植手中的占城稻七十九号四代稻种。

这一百多户人家,是经过千挑万选的。

选的都是勤快,但种田水平一般的。

如果都选种植水平太高的农户,得出来的结果,就会不符合实际,还是取个平均数最好。

但出乎纪元他们预料的事。

这些平时做事中等,种田水平也中等的农户们,迸发出极高的热情。

他们都没想到,官府会挑他们,会让他们来种这么好的种子。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天不亮他们就去锄地!他们马上去买更好的肥料!

总之一句话!

他们不会辜负家人跟官府期望的。

纪元傻眼了。

啊?

要的就是你们不懒惰也不勤奋!

衙门众人都把这些事考虑进去了啊。

你们怎么还卷起来了?!

纪元哭笑不得。

这倒是此次稻种最大的变数了。

这一百多户农户,也被无数人瞩目。

官田精心培育的稻种,每亩地均产四百五十斤。

那普通人种呢?

又会是多少?

大家感觉,这个年都过不好了。

都想知道答案。

纪元一边收拾行李,一边等着三月的结果出来。

不管这次占城稻七十九号四代的结果如何,他都要离开了。

至于会不会回来,那还另说。

可他真的想知道这次的产量到底有多少。

那边安大海也在收拾东西。

他们还跟过往的商队打好招呼,这次从宁安州直接去往西边永临县,然后一路坐船回去。

这样速度更快一些。

不知不觉,竟然在这已经快四年了。

纪元在知州府的书房里,整理着一份份文书。

该离开了。

也该做更多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