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吃吃喝喝◎

婚姻缔结两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自古以来便是人生大事,历朝历代婚服颜色皆有不同,如秦汉,皆是遵循玄纁制:

“乾为天,其色玄;坤为地,其色黄;火色赤,赤与黄合,即是纁色。”汉武帝时期,受到召见匆匆从太常寺衙门赶来观览仙迹的太常寺卿抖着花白的胡子道,“我大汉昏礼对天地崇敬,男头戴爵弁,穿玄端衪纁裳;女着玄色纯衣纁袡之衣,内里衬白绢单衣,怎能……”

在大汉,白色为不祥之色,白衣只能穿在外衣里头,仅仅只露出一截领子才符合礼数,因此太常寺卿无法认同后世审美,摇头再摇头。

而到了唐宋时期,唐朝的开放、繁华打破了延续了数百年周朝的庄严肃穆,人们在婚事上舍弃了黑色衣裳而选择了更为热闹喜庆的男红女绿,新婚女子身穿大袖衫长裙,披帛层层叠叠,很是繁复华丽。

李世民之所以如此惊讶,便是因为即便是盛行佛教、清谈的魏晋时期,衣着风格已返璞归真,但也并无身着通身白衣成亲的传统。魏晋时期的史料有记载:“太子纳妃,有白毂白纱白绢衫并紫结缨”,但实际上,这不过是婚服里头穿的衫子。

这句话若是用系统机翻,大概会翻译成:“魏晋时期的太子娶老婆,太子妃会穿白色内衣内裤秋衣秋裤再系个紫色腰带。”

因此这段史料下头还有一段详细记录了皇太子妃的衣裙:“有绛纱复裙,绛碧结绫复裙,丹碧纱纹萝裙,紫碧纱纹双裙,紫碧纱纹绣缨双裙,紫碧纱殻双裙,丹碧杯问萝裙,有绛绫袍一领。”由此可知,魏晋时期的婚服,里头贴身衣物是白的,外头应当是绛紫色与丹碧色的。

即便是魏晋这样的乱世,这皇室宗亲、达官贵人的婚服也是从里到外层数繁多,华美斐丽。

更别提唐宋,还出现了凤冠霞帔。

不过,李世民惊讶之后便也说服了自己:或许后世朝廷有尚白的传统也未可知,毕竟他们已翻天覆地,便不能用我等“古人”的眼光去评判了,且这是民间普通百姓的婚礼,到底没有那么多讲究。

元朝因是蒙古王朝,婚服更加不同,他们穿“质孙服”,是一种方便骑射,短而贴身的袍子,头戴高高的帽子。

明朝时期成亲,凤冠霞帔已十分常见,不再局限于上层贵族之中使用,男子则大多是状元郎九品朱红官服装束,因此才有娶妻是“小登科”的说法。清朝的婚服沿袭了满人的传统服饰,皇族成亲一般是大红的满绣旗装,袖子是石青色的马蹄袖,皇帝着明黄色龙袍,亲王以下则是石青色依品级有所不同的礼服。

故而各朝方才第一眼见识到如此吃惊,白色终究叫古人忌讳——他们信奉阴阳五行学说,西方为白虎,主刑天杀神,故而与死亡相关,而每逢寒冬缺食、万物肃杀,白也是吊丧死者的凶煞之色。

“不吉利啊实在不吉利。”朱元璋摇摇头,明朝治丧时必须穿白衣、戴白帽、系白腰带……而且这新娘子怎的露胳膊露肩膀还露了半截胸膛!这这这……这也是效仿唐风不曾?

林菱不知道古人所思所想,她举着手机逛了一圈,乡村小路上还有源源不断走路来吃席的亲朋四邻,小孩儿在前头疯跑,大人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各个都笑意盈盈。而村里摆酒就摆在院子里、家门口甚至是路上,彩条棚子一路搭过去,边上专门划一块做饭的地方,现用砖头垒的几个土灶大锅不间断地现做着大菜,热气蒸腾,食物的香气飘得老远。

棚子底下,一张张圆桌逶迤而去,每个大圆桌上都铺了带双喜字的红色塑料布,围着摆满了红色塑料凳,一桌大概能挤上十一二人,而且上菜都是用那种大小不一的铁盆,有时菜多到铁盆垒在上头,热热闹闹的,人情味和烟火气都极重。

此时,林菱已经交完礼钱也喝了迎客的茶水,便和爷爷找了张有空位的桌子便坐下等上菜了——农村的喜酒没有那么多规矩,也没有什么仪式,大家就是迎宾完各自找桌子吃饭,吃到一半新人会来敬酒,然后再继续吃,最后打包没吃完的菜回家继续吃。

她记得很清楚,小时候跟爷爷奶奶去吃席,奶奶能打包五六个大菜回家,比如炖鸡炖鸭之类的,然后她们在家里能吃三天的旧菜,把林菱吃得真是脸都绿了……

但林菱还挺喜欢这样直奔主题的大席的——不用饿着肚子等司仪煽情念稿,也不用看新郎新娘亲嘴、亲娘父亲致辞,大伙儿进场就能吃,和熟悉的亲戚朋友坐一桌,喝酒聊天,也挺自在。

当然,这得保证跟你坐一桌的亲戚不要逮着你问工资多少、有没有男朋友之类的,不然就变成倒胃口了。

林菱坐下来的时候桌上已经摆好了冷盘,有卤猪头肉、花生和一些喜糖,可以在等待正式上菜之前剥着吃,饮料和红酒白酒也都摆好了,因此林菱顺带介绍道:

【我们这里因为靠山又靠海,所以酒席里有很多海鲜,螃蟹虾鲍鱼是肯定有的,然后也有很多外面应该比较少见的菜,比如!蛇汤!

我从小去吃村里的席必有蛇汤,虽然有点可怕,但其实还挺好喝的,我爷爷说蛇汤降火很有营养的,小时候出来吃席每回都一定要我吃一碗。但是外地好像就没见过,应该是我们这里的特色。

然后我们还有一些必然会出现的菜:一整只直接炖的清汤炖鸡,这道菜一般都是酒席中间的时候上,因为这道菜一上,就是新人要出来敬酒的标志,而且要等敬完酒才能下筷子吃鸡。】

秦朝,嬴政点头:“大秦也是如此,必有一道彘肺与彘脊骨。”

不过大秦的烹调方式较之后世实在单调,彘肉仅有白煮的吃法,煮时也十分粗矿,将猪劈成两半,半扇猪在秦朝便叫做“胖”,把这个“胖胖”扔进鼎里煮,煮熟便完成了。

而秦人又认为肺乃气之主,因此吃了猪肺能通食气,夫妻俩便不会赌气生气,也不容易打架了。嬴政想到此微微一怔,朕的大秦百姓,夫妻二人爱打架已到了成亲之时便要防微杜渐借猪肺来祈祷的程度了么?

而猪脊骨十分坚硬,又象征着夫妻永好。

秦朝婚宴还有一道小鲫鱼,以往总是要上十五条,因“十五”是满月之日,有圆满之意,但是嘛……新婚夫妇常常因分鱼不均在婚宴上因抢鱼吃大打出手,如今秦朝的席面上,大多已经改为“鲫鱼十四条”……真是叫人哭笑不得。

这便是男女皆为真性情的老秦人呀!

然后席面上往往还有晒制的腊兔子一份、葵菹一碟(腌咸菜)、嬴醢一碗(肉酱)、羹湇一碗(不放盐的肉汤)、醯一碟(醋)。

默默回忆完毕之后,后人虽还没上菜,但嬴政想到了林菱日常所吃的那些食物,只觉着自个这个始皇帝好似过得还不如后世的村夫,于是问左右寺人:“朕先前吩咐的铁锅造出来了吗?”

寺人低下头道:“回陛下,铁匠烧了多次,铸成的铁锅质地脆硬,大多未及成型便已碎裂,匠人正在想法子,请陛下多宽限些时日……”

嬴政没有生气,先前林老夫子便说过,直到宋朝,因冶铁之术更为高明,这铁锅才算普及,大秦与那宋朝只怕隔了有千年之久,如今尚无法锻成,也属情理之中,他只吩咐继续匠人继续尝试,不可半途而废。

铁锅不仅关系到他日常膳食的改善,也是冶铁技艺的飞跃,能打造出优良坚硬的铁锅,便也能得到百战锐利的宝剑。

嬴政也已请墨家子弟制造仙迹所言能取代畜力的水排,如今尚未造出,或许有朝一日水排问世,这铁锅与宝剑便也不远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