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9章 万历十五年 2 百业兴起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最大受益者之一的皇家南洋通商总号,在从万历十三年,到万历十八年。
每年都能给朝廷提供超过七十万两白银的贡给。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也实现了营收,内部各个商队码头的主家,也都赚到了银子。
这笔钱,成为了朱翊钧内帑最稳定、最丰沛的收入来源,远超传统皇庄、矿税等收入。
有了其他的经济来源后,朱翊钧在万历十四年,再度解放了皇庄的佃农。
将土地分给了老百姓,并且第一次按照人口分。
一个人能分到五亩地。
不管男女,都是五亩地。
但因为是皇帝的土地,分出去的这些土地,不允许买卖。
朱翊钧拿出这笔巨款,恩赏天下六十五岁以上老人,其目的远不止于彰显仁孝……
因此,万历十五年的这道开年恩旨,看似温情脉脉的敬老恤老,实则是朱翊钧以其掌控的皇家资本为燃料,点燃的一枚投向帝国经济与政治肌体的“重磅炸弹”。
它既是对萌芽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强力助推与回馈,也是这位年轻皇帝加强集权、重塑官僚体系的一次大胆而精妙的操作。
江南的工坊烟囱冒出的青烟,与皇家商号海船上飘扬的旗帜,共同构成了这幅万历盛世的底色………
海瑞吃完了地瓜之后,一旁的小太监赶忙送来了一杯温度正好的茶水,当其饮下后,擦了擦嘴角,便看向了坐在御案前面的天子。
岁月在海瑞脸上刻下了深深的沟壑,腰背虽努力挺直,却难掩那份沉沉的暮气。
他的呼吸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轻微喘息,眼神也不复当年的鹰隼般锐利,显得有些浑浊……
在万历十四年年中,海瑞便病了一次。
虽然朱翊钧不允许致仕,让其在京修养,但特逐渐交卸了都察院的日常事务,由右都御史刘正主持……
虽然不主持日常工作,但“海青天”这块牌子,依旧是大明官场清流的一杆无形旗帜,无人敢轻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皇帝时常召他入宫垂询,抬他的轿子直接都抬到乾清宫里面,然后天子在扶其下轿。
这个待遇。
前面没有。
后面也不会再有了……
朱翊钧放下奏报,目光投向海瑞,打破了沉默:“海师傅,年节刚过,便颁下那道恩旨,朝野震动。卿以为如何?”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情绪,仿佛在问一件寻常事。
海瑞闻言,缓缓抬起头,动作有些迟缓。
他浑浊的眼睛看向年轻的皇帝,沉默了片刻,才用那苍老、沙哑,仿佛砂纸摩擦般的声音开口,语速很慢,却字字清晰:“陛下……恩泽万民,体恤耆老,此乃……圣王之道,仁心可昭日月。”
他先定了基调,肯定了皇帝行为的道德高度,这是海瑞的原则,对就是对。
朱翊钧微微颔首,等待下文。
他知道,海瑞必有“但是”。
果然,海瑞话锋一转,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如同寒风中摇曳的残烛:“然……陛下可知,此二百万雪花银,连同那如山如海的肉食布帛,自内帑出,经六部调拨,过省府州县层层之手,最终……落于一乡一里、一村一寨、一老翁一老妪之手……”
“此路……迢迢数万里,关隘重重,人心……如渊。锦衣卫、巡按御史……纵有通天彻地之能,又岂能……尽察秋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