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喜事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她的肋骨被人捏的死死的,就是不想服软都不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事她还不敢告诉秦冬财,当年就因为几两彩礼,她被秦冬财看低了几年,动不动就拿这事骂她。
现在是家里条件好了,公婆不在乎小两口挣得那些辛苦钱,秦冬财也愧疚往日对她发脾气,这才给她手里攒了些钱。
这些钱,是往后要给儿子读书娶媳妇用的,他们还不止这一个儿子,还有俩待嫁的闺女需要嫁妆呢,如今全被不知收敛的赵家人给讨要了去。
赵草儿那段时间发愁的不行,不敢跟男人说,跟孩子也没法说,白天夜里总趁着没人的时候哭。
还是王丽梅眼尖心细,发觉她不对劲,看她老是走神,问吧,也问不出来。
于是就趁赵草儿无缘无故外出的时候悄悄跟过去,这才发现赵家人私下找赵草儿要钱的事情。
见事情败露,赵草儿这才对大嫂说出实话,她早就不想给赵家人钱了,可娘家人就如附骨之蛆一般粘着她。
“大嫂,你说我这可咋办啊,我恨不得死了,我要是死了,他们就不能伸手找我要钱了,我也没脸面对咱家里人啊!”
赵草儿哭的伤心不已,王丽梅是听的两眼睁大,恨铁不成钢地拍她道:“你个没出息的,以前跟你闹性子的时候也没见你要死要活的,咋了,你娘家人是手里拿刀了还是拿棍了,你就这么怕他们,他们要你就给?”
赵草儿哭哭啼啼,“我也不想给,可他们说,我要是不给,就到处跟人说猫娃子不孝顺,这要是传出去,不是叫人笑话吗?”
“你就是让猪油蒙了心,他们说啥你就信啥?你听我的,一文钱都别给他们,你就让他们出去到处说,你看乡里乡亲的是信你还是信他们。咱们家里养着驴啊牛啊,平时村里人来借,都借给他们,谁家没钱看病了,张张嘴,也就是一句话的事。用扶清的话说,咱们积善行德,谁不知道?难道咱们做的还不如那些人说的?”
“你现在惯着他们,给他们钱,好,没事,冬财能挣三瓜俩枣,家里也不会断了扶义读书的钱,可等你儿子考上学,做了官,他们不想着要钱,想着让你给他们寻摸个差事怎么办?”
王丽梅忧心忡忡,她家扶清没少给她讲故事,她知道,清官难断家务事,若是将来家里孩子做了官,首先要防备的就是没本事还硬蹭的亲戚,给钱可以,帮忙可以,可要是亲戚披着这层关系,做坏事,那坏事记谁头上?
所以秦家行事有规矩的很,帮忙,但又疏离。
什么忙可以帮,什么不可以帮,他们心里有数。
要是赵草儿把她娘家人要钱这事告诉家里人,估计秦家断然不赞同她养虎为患的做法,今天给钱,明天给的就不知道是什么了!
赵草儿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大嫂,你说我不该给他们钱?”
“你傻!才会给他们钱,你也不想想这些年他们是怎么对你和孩子们的,扶义考上秀才的时候,他们家里可送过一文钱的礼?觍着脸就登门吃席,来一个两个就算了,全家都来了,吃不完还要兜着走,村里人看了多少笑话!你还与他们来往,这不是傻是什么?”
可赵草儿又不知道该怎么行事拒绝,这事王丽梅帮她解决的,赵草儿娘家人约见她,她就跟在同去,装着抓包的样子要告诉公婆,还要把赵草儿娘家人都抓去见官,把她娘家人吓得屁滚尿流,再也没来私下讨要什么东西。
自从那次之后,赵草儿是真把王丽梅当亲姐妹,有啥事都跟她说。
王丽梅也不例外,这个家里,她有些话也只能找赵草儿排忧解难。
把虎头和碗娘的事情一说,赵草儿正在纳鞋底子,这是给秦扶清明年进京赶考准备的千层底布鞋,她咬断线,想了想道:“碗娘?长的倒是挺好的,不过她不是嫁过人吗?”
这事三姑奶奶也没瞒着,他们都知道,也挺心疼碗娘的遭遇。
王丽梅十分大度,“就是嫁过去冲喜,还没洞房呢,男的就不中用,死了,这算哪门子嫁人?更别说了,虎头那性子你又不是不知道,闷死人,找个小姑娘的,俩人成了亲都不熟悉,还不如找个年龄大些的,会来事的,照顾他一二。”
三个儿子里,王丽梅算是看明白了,老二志在千里,老小志在四方,只有她这大儿子,从小吃苦吃得多,没什么往外跑的心思,适合留在膝下。
都是从她肚子里钻出来的,她都当成宝贝,可天赋和志向这事,不是强迫来的。
虎头不喜欢读书,也不喜欢习武,老实巴交,就像最普通的农民。
既然如此,也不指望他有啥大成就,娶个好心眼的媳妇,生几个孩子,在爹娘膝下看着,这就挺好了。
赵草儿想了想道:“光是虎头喜欢还不行,还得看人姑娘的意思吧?”
“我知道,我来找你,就是想问问你咋看那姑娘的。我觉得她挺好的,可是吧,又怕自己看走了眼。”
“人长的好,性子也好,三姑救了她,她把三姑当亲娘一样伺候着,你没看那老太太,上个茅厕都有人跟着,平时吃饭穿衣,比大户人家的老夫人还要享福呢!看一个人心眼好不好,就看她对老人家如何,你想想,要是有这么个媳妇,你将来不享尽清福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丽梅被她说的合不拢嘴,又小声道:“我看她长的也像是能生的,快的话,说不定明年我就能抱上孙子了!”
“你瞧瞧,可把你美的!这事人家姑娘愿意不?”
“我先去跟三姑说一说,探探口风,她无依无靠的,咱家也不是说横行霸道,非叫她嫁来不可,她要是愿意呢,以后咱把她当亲闺女疼,她要是不愿意,那将来她嫁人,我也给她包份厚礼!”
王丽梅越说越开心,“我现在就去找三姑!”
秦家给远道而来的亲戚盖好了房子,新砌的火炕,夜里睡觉前堆点柴火,炕一夜都暖烘烘的。
村里有人爱看热闹,知道秦家来了远房亲戚,隔三差五就有妇人来串门,没过几天就和三姑熟悉起来。
知道她是秦木桥同母异父的妹妹,也知道这么多年二人没什么实质性联系,三姑逢人就讲秦家一家人多好,村里人也都频频赞同。
三姑一大家子十几口人,来了也不是吃白饭的,都是农村人,没那么多讲究,来了就是干活,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有人干。
原先王丽梅和赵草儿还得在厨房打转,现在好了,她俩清闲的不行。
三姑年纪大,来的时候路上遭罪,身子骨不大好,又是咳嗽又是头疼,请过大夫看着,成日就在炕上歇着,碗娘就在一旁伺候着。
王丽梅过去的时候,碗娘刚伺候三姑喝了水,见她来了,连忙打招呼。
王丽梅呵呵笑着,“三姑,今天你身体可好了些?”
三姑扶着炕坐起来,招呼王丽梅坐炕边,“我好太多了,托你们的福,这辈子都没享过这等清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