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娘呀,原来这吃饭,是从户部吃了过来的呀。”

从酒楼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了,手里还拎着陈东家给打包的一些点心。

而唐家村的沈呦呦,正在看二虎哥拿过来的表格,今日开始收第一批柿饼子了,品相最好的装盒,四四方方的纸盒子,一盒装三十个柿子。

收一批柿子结算一匹,今日唐家村的那些小子姑娘们,就整到了二三百文不等。

连续还要收半个月,最少一个人也能挣三两银钱,这还是把唐家村东边的柿子林的柿子,也都摘了的情况下。

至于沈呦呦给这么大劲,又是装盒子,又是在盒子上印花,印吉祥话的,肯定是没打算便宜卖。

当然她也没打算卖出天价去,毕竟得注意影响,这就是个零嘴,她预备一盒卖二百文,二钱银子大概三斤多柿饼子,不贵吧。

第一日收了正好一千盒,照这样十五天,刨除了给村里少男少女的银钱,他们自己赚两千一百两,

至于纸盒子的价钱,那就是干草做的,不要钱,最多一百两给几个做纸盒子的哥哥分了。

自己占三成,六百两,哥哥们,还有二丫姐和大丫姐,一个人能分五十两,不错了,一个来月的辛苦钱。

当然,陈东家直接把柿饼子弄回去,卖出啥价格,那就不是她能管的了,

不过自己会给个建议不要超过三钱银子一盒,他的赚头比沈呦呦这个挣三成的都多。

二虎在旁边还告诉,准备出来了二十盒,要给国公府送去。

这也是应该的,沈呦呦感觉他们和国公府的关系,就跟上供似的,有啥新鲜的都不忘记给送一份。

不过,她还是没有忘记提醒道:“那工部的几个大人,今日走的时候一人送两盒,我瞅着为咱们家做饭,都累瘦一圈了。”

“行,我这就去准备。”

将心比心,这几个大人是真不错,就他们那作坊,本来都能提前完工了,

可沈知秋又让他们在四进院的,西厢房里一层给搭建烤炉,这不是还要做压缩饼干吗?

就是以后不给军中送了,他们也可以对外卖给那些,进了他们货跑远到的商会。

至于东厢房是给哥哥们做塑料盒造纸的作坊,那种火炉子也得给弄好喽,一次性到位。

村子里这几日,也开始招工了,唐氏一族的,比较有地位的一些老爷子们负责,他们自己村里的人,啥人品他们都了解。

妇女们招工的,也是要麻烦里正媳妇窦氏,还有几位和花老太关系好的老太太。

因着时间紧任务急,九族也没大整什么上梁仪式,就放了几挂鞭炮。

至于那些服劳役的老乡们,大伙一商量,咱来点实惠的,走的时候一人送五斤粉条,二斤肉焖子,回家吃去吧。

这就不老少,那可是三千人,一共成本要花上小二百两银钱。

当然这钱沈知秋自己出,因为房子的红契是他的名字。

说实话,花小二百两就换那么好的一个大五进院的作坊,真的血赚,虽然自己人给跟着忙活,中间也贴补了不少吃食,

可建宅子的材料都是朝廷出的,他们也只自己做了塑料窗户,其他的别的一概都没花销。

而且人家工部还讲究,院子里铺满了大石板,到时候做工肯定不会弄的黄土满天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