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尤其是你是皇商,电视剧里不都是那么演的吗?

皇子打算夺嫡,就得招兵买马?

也得先用银钱开路,但皇子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还要打点上下,

所以那些皇商,越有钱的越容易被惦记。

甚至随便给你罗列个罪名,都有可能给你来个满门抄斩。

哎,沈知秋起身,将书好好安置在书架上,看是会看的,但时间再议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不是还和北边打仗的吗?想统一天下立国之时再开科举,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呢。

“哎,这败家子啊,买啥不好,买书!”

与此同时,花老太也在自己屋子和自己老头子叨叨:“这败家媳妇啊,多贵的衣裳也敢买啊。”

但这话,沈老爹不赞同,这老爷子新衣服已经试过了,刚刚好。

他这会儿就将三儿媳给买的那身缎面的衣服,放在火炕上,平铺着瞅,就跟瞅不够似的。

“你可别不知足,老三媳妇给你买的衣裳,比给她自己买的都贵。”

可老太太嘴硬啊!

“谁让她给我买这么贵的了,我一个老婆子,还不如给自己买贵的,只要一琢磨这一身就三十两银钱,我这心呦....”

老爷子也不打算劝了,他瞅着自己老婆子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有多少儿媳妇能这么舍得给老爹老娘花钱的?

除非那是你老有本事了,指望着继承你的银钱,才讨好你。

像老三媳妇这种,人家又不指望分你钱,又不指望你给带孩子干活的,啥也不图你,还能惦记着你,已经很不错了。

所以大明白沈老爹,直接对着另外两屋喊:

“老大媳妇,老四媳妇,衣裳老三媳妇给买了,你们就不用买了,抽时间给我和你娘一人做一双新鞋吧。”

不一会儿,两边都传来了另外两个儿媳妇的喊声:

“中,爹,我俩儿明日就给您二老一人做一双,就做咱家新研究的那种运动鞋样式的,穿着也能更舒坦。”

其实,半夜了,花老太还没睡着,她侧身躺着,手还放在那身带斗篷的衣裳上。

老太太睡不着,瞎寻思大半夜,最后感慨一句:“对他老太太,三儿媳比三儿还大方!”

腊月二十九,也被称为“小除夕”。

作坊都停工了,这也是之前村里人一直有加班,产量都赶超了,交给朝廷的量绰绰有余。

此时,就在村里的广场上,摆放着一排案几,

每个案几前,坐着两个九族的少男少女,旁边就是装着银钱的竹筐,里面有散碎银子,也有铜板。

台下的村民们一个个乐呵呵的瞅着,笑的沈呦呦也憋不住乐了。

“发工钱啦,一会儿念叨名字的按照顺序上来领钱!领完钱也别忘了拿走新年福利。

话音刚落,顿时鼓掌声和欢呼声更大了,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自古至今估计没有谁领工钱的时候,能不高兴的。

九族的男人们也没闲着,今日分成了两拨,年纪大一点的,留在家里接待客人。

进进出出全是送年礼的。

陈东家给送的两罐蜂蜜,两箱苹果,两箱葡萄。

派来的小二哥也是说:“给娃子们吃着玩。”

周迁他们停工也回县里家中去过年了,毕竟他老娘以及大哥一家都在县里,临走前还送来几张狐狸皮。

而且最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不少府城,以及周边四个县城里,和他们有合作的商人,也让人送来了年礼。

还整的大伙有些受宠若惊,本以为大家就是合作的关系,但人家却送来了年礼。

当然,礼有薄有厚,有送蜜饯糕点的,也有送桂圆,花生,大枣,糯米啥的,

沈太爷给这些人,统统回了自己家的粉丝和肉闷子,礼尚往来嘛。

不过,说道礼尚往来,另一波九族汉子们赶着牲口车,也给傅国公府,户部尚书毛大人府上,侍郎魏大人府上,工部的两位管事大人府上,

以及在将军需交给仓储衙时,沈知秋认识的几位管事官员,也送了。

当然,房县县令县丞也没落下,全部送的他们家里自产的土特产。

一大早上,沈知秋亲自带队就拉着一车车“土特产”出发了。

九族的女人们就更忙活了,蒸馒头,蒸年糕,蒸豆包,还有枣花馍馍。

这次老太太们可没抠搜,除了年糕得用糯米,其他的全部是细面干粮。

而且极为手巧的捏成各种形状的馍馍,又好看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