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打一巴掌就要给一颗甜枣,周公瑾心想毕竟跟了自己两年,又背了一口大黑锅,是时候外放出去历练。

周公瑾的动作不可谓不快,尽管已经铺好退路把责任甩给秘书,但他还是太自信,小瞧那两人联手的手段,也可以说小瞧林宝华在边沿数年的影响力。

一天之内从下面县区到市委本级,猛然之间冒出很多亟待解决的麻烦。开发区失地农民上访,曾经的边沿商会某投资受损群体上访,民办教师上访,退休工人招工龄福利等等~

总之吧,桩桩件件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众多问题竟然在同一时间爆发,周公瑾很大一部分精力被牵扯走,让他无暇他顾。

《宁江观察》的观众没想到,这次的边沿假药报道竟然在第二天就加了一期追踪报道,虽然不是在黄金档,但上传到网络后,很快形成了相当大的热点。

网友们纷纷讨论,为什么调查专案组刚有起色,负责调查的专案组成员反而遭到了惨无人道的调整,甚至有人调离出了公安队伍。

“难道是半路截胡?有人等着摘胜利果实?”

这是绝大多数正常人的想法,当然也有思维较为活跃的人是这么想的:

“非也非也,我看是故意报复吧,价值十多亿的药品,资本家必然恼羞成怒。我听朋友说,黑市上已经开出悬赏令要这几个人的命,市里这么做为了保护他们。”

好嘛这种人病得不轻,用当下一句非常流行的话说,他治病的当务之急就是卸载西红柿小说,明显是爽文看多无法自拔。

就在这时,评论区出现一个本地ID:

“都不对,我在边沿,每人V我50,可以为你们解惑!”

很快另一个本地人也出现在评论区:

“楼上畜生!我是当事人的家属,你泄露案情,这么做会对我造成多大的伤害!”

很快第一个本地ID便回复:“分你十块。”

另一边答应的同样很爽快:“加钱。”

..........

“反击,必须反击!”

周公瑾得到消息时已经是三个小时以后,深夜他将宣传部长贺铭叫到办公室,就下达了指示。

“周书记,网信办已经在删热搜,但只能删除边沿本地,出了边沿就没权限。”

“什么意思?”

“您是从京城出来的,要不您试试在京城想想办法?那里的权限最高,无论哪个平台都能删除。”

听到要动用京城的关系,周公瑾眼神闪烁,仿佛下了好大的决心。

“好吧,我试试。你也不要闲着,派几个笔杆子立刻撰写一篇通报,对抹黑造谣进行澄清。先手已失,不能任由谣言满天飞。”

贺铭边听边记:“既然要澄清谣言,那葛云的处理就必须确定下来。”

事发已经三个小时,直到现在葛云都没有返回市委,这正是周公瑾今晚消息闭塞的主要原因。

“处理结果没有最终定论就自暴自弃,枉我那么器重他,难堪大任。这样吧,调离市委办公厅,到乐当县反省,先做个镇长历练一下吧。”

当贺铭听到葛云被发配乐当县,心头不禁为之可惜。短短一天时间,风光无限的市委大秘,竟一落千丈直接成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镇长。

“处理的会不会太重,书记,我看在县政府增补一个副县长,再兼任镇党委书记吧。”

于是,贺铭再三恳请,周公瑾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也不排除是周公瑾给自己一个台阶。

贺铭离开,周公瑾连抽两根烟,打内心深处不想接触乔家人,更不想麻烦他们。每当自己需要帮助,乔家人总是摆出牛逼哄哄的架子,令他内心非常不舒服,否则也不会离开京城优渥的环境,来到东北这化外之地。

但经过再三思量,他还是拨通了岳父的号码,没办法,事情超出自己的掌控。

“爸,这么晚打扰了。”

“怎么?林儿又使小性子了?”

“不不不,我和乔妹最近很好,她整天陪着苏家那丫头,关系越来越好。”

“嗯~”电话另一边,周公瑾的岳父十分满意,能在边沿攀上苏家的关系,这个消息甚至令许久不问政事的老爷子夸奖几句,说自己的孙女婿有机遇,交代乔家多多关照他。

“说吧什么事?”

“爸,这两期《宁江观察》在针对我,我已经将责任切割出去,但这个热搜对我很不利,要是再炒的话,说不定要被有心人引导。”

不愧是老一辈,听后没有丝毫慌乱,镇定自若:

“不要紧,舆情发酵需要时间,现在你要做的就是找到出手对付你的人,然后再对症下药。只知盲目撤掉热搜,反而授人以柄。”

之前每次捅篓子,乔家人或多或少要说些不中听的话,这次一改常态竟然没有指责。周公瑾逐渐放心,开始恢复理智。

“有两人,我怀疑他俩联手给我下套,事情是这样的~”

..........

边沿市连夜将之前发布的道歉声明撤回,在第二天对外发了一条简短的情况说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今日我单位注意到,网络上有关于边沿干部变动的相关情况。经过核查确因我单位工作失误,将一份未经审核的内部文件,当成正式文件,又被不知真相的网友发送至网络,造成本次负面舆情。

根据相关规定,我单位已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

最后是落款日期,就连对葛云的处理都一并撤销,仅仅批评教育了事,再然后就没有然后,网友们等着看市委认错的大戏并没有上演~

“宝华书记,周公瑾不按套路出牌。”

“确实,很少有官员能如此硬刚媒体,你注意到没,情况说明中隐隐讽刺《宁江观察》消息不经核实。”

颜卿亲自为林宝华斟满一杯热茶,闻到扑鼻的茶气,林宝华使劲嗅了几下,忍不住夸赞:

“嗯~气浓、色泽、味满、好茶!好茶!小颜是从哪里弄来的?闻着挺陌生,应该是一种新茶。”

“您的这张嘴真刁!这茶没有名气。年前去京城几位老首长家拜访,有位老爷子只喜欢喝酒,正巧家乡送来礼物,于是转手就送我了。”

“我走的时候给我装五斤。”

“五斤!我说书记,您当这是大白菜,就算是野茶,炒制晾晒的手法也极为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不给不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