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六十章 院中有活水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程煜摇摇头,说:“非也非也,即便是这样的情况,翠玉依旧不会有任何问题。因为她不同意,那俩人都进不了院子,而即便进来了,翠玉姑娘看到他们,也满可以直接把他们打发走。翠玉姑娘无论是否愿意接触这二人,主动权都在她自己手里。”
“有理有理……程头儿啊,你这分析的丝丝入扣合情合理,只做一个小小的快手太可惜了,你这当个锦衣卫都绰绰有余。要不要我找人使使劲,把你归到锦衣卫衙门里去啊?”
“那倒不必了,我若有这种想法,捐一个小旗总是没问题的,还有什么必要从校尉做起呢?我之所以做这个捕快,完全是因为我那位大哥的关系,我怕他行差踏错,是以在他出门躲避之后,就进了县衙。若是他在外头真的犯了事,我也好第一时间知道。现在是县尊老爷即将卸任,县丞又要派去邻县任职,我想等他们离开塔城,我也就辞去这份公差了。我就安安分分的当个富家翁不好么?当然,前提是把这次那两条人命案给破了。”
赵半甯笑了笑,说:“倒也是,我大明如今宦官当道,虽还未曾干政,但上下官员皆在东西二厂淫威之下人人自危,为朝廷效力根本是一句空话。”
程煜大惊,这些话,他一个不属于这个空间的人说说也就罢了,赵半甯好歹是朝廷的武将,敢说出这些,看来是真把程煜当自己人了。
“老赵你这话容易灭九族啊,况且,你这岂不是把自己也放了进去?”
赵半甯苦笑了两声,道:“可不是正在窠中么?否则以我和老张的本事,又岂会甘愿在这里做个屯田军?往日的战场殊荣,只怕此生是不会再有了。东西厂那些探子再如何,面对我们这些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也总要忌惮几分。我和老张到了这把年纪,也唯有一个夙愿,让当年被我们从战场上带回来的兄弟们平安一生,也便罢了。算了算了,风花雪月的,不说这些。”
程煜端起酒杯,端端正正的敬了赵半甯一杯酒。
他刚才这番话,看似极简单,但其实是把多少人一生的命运都牵挂在自己的肩头之上了。这种人,无论如何都值得程煜认认真真的尊敬一番的。
两人吃了几杯酒,赵半甯也基本将一盆软兜吃了个七七八八,放下筷子,说:“只是这两个家伙,奇形怪状的,又怎么会将什么重要物什放在这翠玉小馆当中?某觉得,总还是寻人多一些。”
程煜也放下筷子,说:“也有道理,但缺少线索,无法判断。老赵你吃的差不多了吧?跟我到院中走走?”
赵半甯知道程煜这是想看看院子里有没有什么遭人觊觎之物,反正现在美人儿都还在前厅,便陪着程煜来到了院子里。
院子就是普通的院子,假山,水池,做了个小桥,脚下是活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程煜觉得有些奇怪,这院子里哪来的活水?又不是现代社会,电力驱动,在自家的院子里做出小桥流水并非难事。在这虚拟空间的大明朝,除非是有水源,否则活水实在是稀罕事。
“老赵,你发现这院子有什么蹊跷没有?”
赵半甯四下打量打量,茫然摇头道:“都是寻常景象,倒是没见到什么古怪的物什。”
“你看看你脚下这水。”
赵半甯低头望去,看了半晌,还是一头雾水。
“这水倒是清澈,鱼儿也养的不错,可这浅水一览无余的,没什么奇特之处啊。”
“这是活水啊,整个塔城,有井的人家屈指可数,这翠玉小馆却有一泓活水,还不够稀奇?”
赵半甯这才意识到问题出在哪儿,顿时颔首抚须:“你这么一说,还真是,这院子里有泉眼?”
“我家倒是有口井,可我也舍不得用那井水给自家做个活水的鱼池,翠玉何德何能?”
“所以,你认为那两个家伙,就是奔着这活水而来?可这也不过是寻常的水,又带不走,能有什么名堂在里头?”
“你们守备军有没有城中的详细地图?”
赵半甯微虚双眼,作为守备几座城池的营兵,当然是有地图的,可这是大明朝啊,地图这种东西属于军方机密,可不像现代社会,地图直接就放在街上贩卖。
程煜一看赵半甯这样就想到了这一点,赶忙解释:“你别误会,我不是窥伺大明江山……”
赵半甯笑了,啐了程煜一口,说:“你也得有那个本事,说说看,你看地图作甚?”
“我就是想知道,这塔城有无暗河或者暗渠,我听说京城地下是有暗渠的,可以直接把山泉水运抵宫中,以确保宫中常有净水。”
赵半甯翻了个白眼,说:“谁人胡说,简直放屁,真要是有这样的暗渠,京城还要什么水便门,还有什么运水官,还要什么水道?皇上喝水那也是一车一车从玉泉山拉过去的,紫禁城里连口正经的井都没有。要说金陵还有几分可能,但金陵的紫禁城里,也只是有活水而已,那水喝不得,以前宫里喝的水也是从城外每日运进去的。”
程煜哂然一笑。
帝都的故宫当中有没有井,他是不得而知的,虽说也去故宫游玩过,看到过井栏,但并不是所有的井水都能喝,尤其是皇家用水,那肯定得是好水。古代的沟渠能不能在地下四通八达这事儿本就不靠谱,即便是真能挖出这样的暗渠,那水到了城里只怕也脏的够呛没法喝了,那又不是密封的水管子。
而金陵的紫禁城,那干脆是早就消失的玩意儿,但是玄武湖是明故宫的后花园,周围又有秦淮河环绕,是以有活水倒是不稀奇。
“山泉水之事不谈,我也只是道听途说。你就告诉我,这塔城地下有无暗渠吧。”
“暗渠肯定是没有,那么大的工程,真要做,也只有二京有可能,塔城是个什么狗屁地方也配有暗渠?不过,城外三十里处,山间却有一条河水流出,只是流出之处山势险要,人力无法攀援,而山后又无源头流入。只有堪舆师根据地势地形判断,说那条河有可能是地下之河,在山里某处与山泉汇集流出,而这地下之河就有可能经过塔城。”
“那就没有人尝试过在塔城打眼,看看到底有没有河水经过塔城的地下?”
赵半甯翻了个白眼,说:“刚才还说你分析缜密,现在怎么像个二胡卵子一样胡说八道的?城外那条河,宽不过两丈,深不过尺余,鱼都游不痛快,这还是汇集了山泉水的。就算是真如那个堪舆师说的,城中地下有河,那得是多小的一条河?在塔城寻找这么一条河?你是想把塔城翻过来么?”
程煜耸耸肩膀,化解尴尬,他又犯了习惯性思维的错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考虑明朝的事情。这事儿放在现代社会真不叫事,有的是科学手段能确定地下河的位置,可在这大明朝,地下河的发现都只能是偶然。
“那也就是说,这地下之河,有可能正好流经这翠玉小馆,所以才让这小馆之中出现这么一泓活水?”
赵半甯没好气的说:“即便是地下有河,那得在地下多深?否则早塌陷了。又怎么可能流到地面上来?你怕不是见某是个大老粗,故意调侃某吧?”
程煜哈哈一笑,说:“老赵你多心了,我调侃你干么四啊,我当然知道地下之河必然在极深之处,可未必就没有手段把活水引至地面之上么。”
赵半甯琢磨了一番,道:“这寻常井水都得深入地下数丈方能涌出水来,地下之河更深于此,若真有手段将水引出,那也是神仙之能了。牵强了些,但也算是一条思路。你是想说,那二人奔的就是引出地下之水的手段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