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一晃就过年了。我先回江左。

按我们那儿的风俗,父母在,就是回老家陪父母过年。

所以,在江左住的一大群人——旭哥一家、我姐夫一家、舒展一家,佩青、佩蓝、朱加华三家,与我相约,阴历二十八相约一起出发。

保姆小月就坐舒展的车,由他负责送到家。

二十八日上午九点,我们全在高速入口的前坪汇合。大家下车握个手,说几句,上车,车队依次通过收费站,长长的回乡车队就上了高速。

到了四水,舒展离开车队,去送保姆。

到了秦水出口,众人再分手,各自回家。

上午十一点半,我就回到了家里。我爹仍然是老习惯,进屋出门都要放鞭炮。

鞭炮一响,又惊动了附近几家来看热闹。

黄四娘和少华则早早地站在地坪时,等鞭炮响完就上来了。少华帮我到后尾箱搬东西,黄四娘一把抱起智敏。

我下车就跟看热闹的乡亲们握手,发烟。

左邻右舍,男的陪着我坐坐,拉拉家常,女的则去逗孩子,围在外面聊天。

热闹了一会儿,大家才散,因为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吃过饭,各人忙各人的事。

我爹要我去楼上,两人坐下,我给他一支烟,为他点上火。父子俩谈谈话。

我爹说:“如果能在城里买房的话,我们就到城里买套房。”

我点点头。

我爹解释道:“因为你娘现在失魂落魄,说孙子孙女,她看不到,只跟姓舒的一家亲热。特别是智超跟你不亲热。”

我点点头,说:“原来那套房子卖了,有点钱。四水那套房子卖了,也有点钱。还是按上次的说法,我们到同一栋楼买一大一小两套房子。当然,最好是对门对户。”

我爹问:“这种一大一小的户型有吗?”

我说:“有。我的一位领导叫闻主任,他去年就买了一套。我打个电话问问。”

说罢,我给闻主任打了电话。

两人先说几句客气话,然后我就问:“你家那种一大一小的户型,你那个小区还有吗?”

闻主任说:“有啊,你想要买?”

“对。想把爹娘接到城里来住。”

他笑道:“最好了,房子就在月亮湖湖边,环境好,交通方便,因为我是去年才买的,还没有搬过去。我给开发商郦总打个电话,要他主动找你。

郦,美丽的【丽】加个右耳旁,对了,跟你那个【郝】一样。”

打完电话,我爹说:“到城里去了,就交一把钥匙给黄四娘,让她帮着照看。”

我问:“少华以后生了小孩,黄四娘不也要去照顾孙子吗?”

我爹朝我眨眨眼,说:“这社会很……”

你知道他是半天找不到词,便说:“很现实。”

我爹说:“对。少华妻子家,爸妈都是演戏的,算知识分子,又算知识分子中的特别一类,爱干净爱得要命,说一口普通话,看不起黄四娘。

看不起说出来也罢,又不说出来。

就是黄四娘去,少华岳母娘就拎着一双鞋出来,叫她站在门外面换鞋。

这没什么。

进了屋,又把垃圾桶摆到黄四娘身边,暗示吐痰就吐到这桶里。

这也没什么。

黄四娘上了卫生间,少华岳母娘又进去刷马桶。

你知道黄四娘在农村也算个讲卫生的,到少华那儿住了一天就回来了,跟你娘大发牢骚。”

我笑道:“人与人生活在一起,就是因为生活习惯不同而生意见。谁也没错。黄四娘错了吗?马桶帮你冲了,少华岳母娘错了吗?也没错,她唱戏的,特别注意细节,不再擦一遍,她不放心。”

我爹点头道:“你说的对。所以,你说要一大一小两套房子,开始呢,你娘不同意。后来我就举黄四娘的例子,说每代人有每代人的生活方式。

并不是说谁就绝对正确。比如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但有的人洗菜要反复洗。各人生活方式不同,为了相互尊重,我们还是分开住。”

我说:“对。城里人待客就是都到饭店去。家里不喜欢接待亲戚朋友。”

我爹说:“你娘听了黄四娘这么一说,思想观念也转了过来。其实,她也并不是一定要跟你们住在一起,就是想天天看到孙儿孙女。

人老了没用了啊,只是你在外面当官,人家看你的面子跟我热情一点。换了子女出得不强的人家,有些人还当面讥笑一些老头老妇人。

整个社会都是这种风气,所以,我也不喜欢在乡下生活。”

我点点头,说道:“世态炎凉,到处如此。城里人只是戴了层文明的面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