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结果,自己的女儿偏偏做了本末倒置的选择:放弃了一位能干的罗建国,非要跟一个破落家族订婚,退了这门好亲事。

“啪!”

秦有田怒火中烧,一掌掴到了秦淮茹脸上。

她捂住脸颊,委屈地说:“爸爸,你怎么这样啊?”

“不是你短视,错过了这么优秀的金龟婿,我怎么会丢这么大的脸?”

秦淮茹觉得无比冤屈,凭什么一切都怪自己?但是谁知道罗建国会变得如此成功呢?

贾东旭在一旁也是气愤不已,秦有田这一掌,好像扇在他自己脸上一样难熬。

忽然传来消息:“老大,老二,你家女婿带着新娘子回来了!”

沈英和沈青闻声快步出门,就看到罗建国携着沈幼甜和沈欣欣从一辆崭新的吉普车上下来。

沈青惊喜问道:“欣欣,是你吗?”

“爸爸妈妈,我和姐夫特意回来看望你们。”

沈欣欣恭敬回答。

面对有些拘谨而向前致意的罗建国,沈父沈母感到有点局促不安,“甜甜,你是... 领导?”

罗建国谦虚回应说:“大伯,还叫我建国就行。

带了一些粮食给你们家里。

咱们先把东西搬到屋里。”

于是众人纷纷帮忙搬起那些满满的粮草、白面、咸鱼还有肉。

村里的人们目瞪口呆,感叹罗建国果真闯出一番天地,不仅给岳父母家带来丰富的馈赠,也证明了曾经的他被秦家误叛。

秦淮茹看着沈家满面春风的样子,再瞧见眼前那堆高高如山的礼品,眼睛不禁红了起来——这些荣耀与富足原本都该是她的才对。

最初确实是她先与罗建国定下婚约,然而如今一切却被沈幼甜夺走了。

这一刻,她是多么后悔。

沈英与沈青见状心里直犯嘀咕:“这礼物实在太珍贵,欣欣城里的生活已经不用愁了吧?还是让建国把东西带回城比较好。”

但沈欣欣坚持道:“爸、妈,收下这些吧。

现在姐姐为我安排了城里工作的岗位,每月都有稳定供应粮。”

此言一出,村人更是大吃一惊:“欣欣已经在城里站稳脚跟,并且领到公家粮了!”

沈欣欣傲娇地说道,自己现在和姐姐都在工厂上班,工作是丈夫帮忙联系下来的。

随后,当村民打听薪水多少的时候,她又特别骄傲地补充说:"我是新手学徒,月入十八块。

但是姐姐已转正了,可以拿到每月二十五块钱。”

这一消息仿佛晴天霹雳传遍村子,大家都明白,沈家终于出了两个城里的正式员工。

“哎哟,姐妹俩每个月就赚四十多块钱,我家一整年都见不到四十块钱。”

在1957年的时候,农民的年人均收入只有三十六元,口粮不过二百斤左右。

要是不够吃的,就只能搭配山芋干等杂粮充饥,或者借粮过日子。

建国初期,最受苦的其实是农民。

国家百废待兴,广大农民成为了国家的根基,他们靠勤劳的双手,省吃俭用支撑着国家的发展。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农民们为了支持前线战士,昼夜劳作,连自己都吃不饱的情况下还要将收获的粮食上交。

可以说,没有那一代农民的付出和牺牲,就没有后来的国家繁荣昌盛。

因此,当沈欣欣和沈幼甜每月挣的钱等于他们一家人一年的收入时,村民怎能不羡慕呢?一时间,沈欣欣和沈幼甜成了秦家村众人纷纷讨好的对象。

秦淮茹站在人群中目睹这一幕,心中满是懊悔,如果她当初没悔婚,真不敢想象现在的自己会有多么风光。

众人渐渐散去后,罗建国被沈英和沈青邀请到家中,女眷们则忙着做饭款待新亲家。

虽然沈幼甜的父母不在,但这里是她的娘家无疑。

沈青对罗建国说道:“建国,上次幸好你带走了欣欣。

你和欣欣走后的第三天,秦家那傻子就在家中神秘地死了。

秦家人想来 。”

但当时欣欣不在家,他们都还在田里干活,秦家人拿不出证据,所以也只好罢手。

罗建国对此并未感到意外,毕竟傻子就是被她除掉的。

在厨房帮忙忙碌的沈幼甜听到沈欣欣的母亲王秀英感激地说:“甜甜,建国对咱们家的大恩大德真是没法说。”

这是一笔救命之恩,不知我们怎么报答才好?”

沈幼甜连忙表示:“二伯母,咱们都是自家人,说什么报答不报答的话。”

但这话不行,恩情可以不提要报答,但是作为受恩人,不能不知道回报。”

知恩图报,这才是做人的道理啊!”

沈幼甜眨眨眼道:“说到报答,二伯母您想过欣欣的婚事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