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在中科院,到处都是学问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所以在物理学里从来不怕失败,就怕连犯错的空间都没有了。”
顾然看着凡叔,眼睛里多了几分敬佩。
说实话,
在中科院见了许多人,除了叶老之外。
其他院士能有一句话说到他心里的都寥寥无几。
而让他产生触动的,就更加不多了。
凡叔毫无疑问,是个pua高手。
因为他的这个犯错论,的确触动到他了。
“就像单位波,”顾然若有所思的说道:“或许这可能是在我固执的认知下,一套自圆其说的物理体系,或许也不是宇宙的真正解释,”
“但因为这个新体系的出现,会导致在旧有物理体系下已经几乎停滞的问题,重新开始思考。”
“其实对胡院长、丁院长甚至是叶老而言,单位波理论正确不正确无所谓,重要的是,它可以让华夏物理学界重新开始思考。”
“是这样吧?”
米非凡和顾然慢悠悠的在核研所漫步着,
顾然的突然发问,让气氛也变得尴尬了几分。
“胡院长和丁院长或许会这么想,”
米非凡摇头:“但叶老不会。”
“你之前在直播里讲了华夏从一无所有到两弹一星的故事,但你有没有思考过一件事情?”
顾然不解:“什么事?”
“德意志能够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重新爆发,是因为它本身就身处工业革命的中心,而且在他们的工业大爆发之前,德意志社会层面的教育体系就已经非常先进。”
“而我国,一来没有那么坚实的工业基础,二来没有那么先进的教育体系,那么是怎么在更短的时间内达成了一个又一个堪称不可思议的成就的?”
米非凡道:“你在直播里说的很简单,只是用奇迹概括了过去。”
“但……你不觉得太牵强了吗?”
顾然一怔,
这个问题,其实在他心里也有疑惑。
他知道想要达成这些奇迹,极强的凝聚力只是其中之一,另外肯定还有一些他所不知道的“作用力”存在。
只不过如果米非凡不提的话,他恐怕很难会再去思考一次。
“建国初期,全国科技人才不超过五万人,而有能力且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只有六百人。”
“而到了1960年,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是二十五万人。”
顾然之前没有调查过这个数据,但此时一听,心中也满是不可置信。
“二十五万?”他不解道:“这个数字是工程师队伍?还是工科毕业生?”
“那时候是产学结合,”米非凡道:“和现在的大学生不同,那时候学习的内容和生产的技术几乎是不分家的,所以当他们毕业的同时,就已经是能够轻松上岗的工程师。在当时我国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已经是丑国的75%,当然,平均水平肯定是存在差距的。”
顾然满是不可思议:“有差距正常,不过十年时间……这个数量,非常夸张……”
“这庞大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储备,为六十年代的两弹一星项目做出了巨大贡献,”米非凡重新把问题聚焦了回来:“那你知道,从六百人到二十五万,这庞大的人才储备,是如何实现的么?”
顾然摇摇头。
“是叶老。”
米非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