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安守忠毅然做了最终的决定:“我随你去一趟南京,不对……或许现在应该称之为金陵了,我去面见大唐皇帝,同时将儿子留在皇帝身边,让他相信我安守忠的决心!”

“哈哈……这可真是太好了,若安将军如此做,陛下定然对你深信不疑。”

严庄闻言大喜,立刻催促安守忠马上动身,以免夜长梦多。

在严庄的建议下,安守忠又给长安朝廷写了一封降书,向长安告知自己决定响应大唐皇帝的招安,率部归唐,并奉命出征渤海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在出征之前,这支人马暂时屯兵河内郡境内,请朝廷给各路兵马修书,不要再发起进攻,免得引起误会。

安守忠目前只有一个妻子梁氏,并未纳妾,膝下仅有一子一女,其子安成义今年只有四岁。

因为后方不稳定,安守忠出征的时候便把家眷带在军中照顾,现在要带着去金陵倒是省了事。

这在燕军之中是很常见的事情,因为地盘不固定,随时可能被唐军收复,所以很多将领都把家眷带在身边,以策万全。

“义儿还小,夫君要送他去南方定居,妾身也不放心,就让我带着女儿跟儿子一块住吧?”

梁氏舍不得儿子,请求随行。

严庄解释道:“大唐皇帝在南方只是暂时的,等战事结束了,他就会返回长安。

不过,梁夫人带着侄子、侄女去长安定居也好,省的跟在军中颠沛流离,兵荒马乱的。”

安守忠同意了梁氏的请求:“既然夫人舍不得义儿,那就带着女儿一块去金陵吧!”

梁氏随即收拾好行囊,带着几个婢子以及一双儿女,做好了出发的准备。

自从安守忠造反之后,梁氏就一直带着儿女随行,有时候在军中,有时候在城中,早就厌倦了这种担惊受怕的生活,能够到长安稳定下来也是一种解脱。

从河内郡到金陵走陆路大概一千五百里,带着家眷需要乘坐马车,按照日行一百五十里计算,至少需要十天左右才能抵达,因此严庄建议乘船。

“既然将军已经归唐,那么就可以畅行无阻的走水路,顺着通济渠一直到瓜洲渡,再由长江西进直达金陵。

这一路大概两千里路程,但坐船可以昼夜行驶,而且夫人与孩子也不会遭罪。”

“严先生所言极是!”

安守忠同意了严庄的建议,命手下人准备了一艘中型船只。

随后,安守忠把兵权交给了田乾真,自己带着家眷与严庄一起登船,仅带了二十名亲兵随行。

随着船只驶离岸边,很快就顺着黄河向东而去。

此时的黄河河水宽阔,在雨季甚至能够通行大型船只。

船只顺流走了百十里之后向南转弯进入了通济渠,一路向南过汴州、经睢阳、穿徐州,日行六百里,只用了一个昼夜便抵达了扬州。

凭借着手中的文牒,沿途由严庄与唐军的关卡进行交涉,一路畅通无阻,在离开河内郡大营两天之后便抵达了金陵城外。

作为在东北出生并长大的汉子,安守忠从来没有来过金陵,对这座城市也没有什么感觉。

如果不是安禄山把这里定为燕国的都城,安守忠或许这辈子都不会踏足此地。

坐在船上,望着长江两岸的峰峦叠嶂,只见山上烟雾氤氲,看起来愁云惨淡,让人凭空生出一种压抑的感觉。

安守忠背负双手伫立船头,忍不住开口:“严先生啊,这金陵城看起来阴气过重,真不知道义父当初为何会选择迁都此地?”

“哈哈……金陵乃是六朝古都,从春秋以来不知道经历过了多少厮杀,城池下的冤魂不可计数,故此看起来有些阴沉。”

严庄站在安守忠一侧手摇折扇,“万事皆天定,这里是李林甫选择的,没想到最后成了他的殒命之地,也成了大燕灭亡的终点。

罢了、罢了,过去的事情咱们就不要提了,免得授人以柄,马上就要靠岸了,我先带你去参见大唐皇帝!”

安守忠郑重的点了点头,整理了一下衣衫:“希望大唐皇帝能让我见见义父,这也是我来金陵的另外一个目的。”

严庄笑道:“安将军放心好了,禄山先生在城内过得悠闲自在,吃喝不愁,每天都有好酒好菜的款待,说不定等你看到他的时候就会发现又变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