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3章 魅魔修罗,须弥池感悟本源海?!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慢慢起身,伤口应该不大!”
“疼痛感不强,说明可能就擦破了皮!”
静萱儿整个人是成“L”型坐在了池底,就像我们在浴缸里泡澡时一样。
此刻她想起身,必须先把腿收回来,然后蹲着起身。
魅魔修罗静萱儿此刻也是选择这么做的。
但是她低估了须弥池池底鹅卵石的光滑程度。
她刚想起身,脚掌一用力,又往前一打滑,再次坐了下去!
她脸色一白,感觉肚子里的异物感更重了!
“可恶的考核,在须弥池中封印了力量,只能用来感悟本源,不然本姑娘何至于……此!”
静萱儿说着,眼眶一红!
“完了,肚子被石头捅穿了,这下肯定要血流成河了!”
“呜呜,水面上已经有些血迹了!”
“没想到我年纪轻轻,还没有体验过修罗的契约签订,还没有去万界试炼过,就要英年早逝了!”
静萱儿哭泣了一会,自然而然的转移了注意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明对于晶卡中的修罗大道修复的更加彻底,与修罗道世界的联系也更加加深。
连带着,这个须弥池中的修罗道本源气息都变的浓郁了一些。
静萱儿哭泣一会后,慢慢适应了!
她忽然“咦”了一声。
“怎么回事,我好像感受到修罗道本源了!”
“等等,原来如此,我是魅魔修罗,所以应该感悟的方向是……”
静萱儿此刻的状态,还是坐在水池中,随着一丝丝修罗道本源的浸入。
静萱儿也是福至心灵,她本来伸直的双腿,忽然蜷缩回来。
之前她本来想要蹲着起身,现在却变成了蓝星上一种名为“鸭子坐”的姿势。
她要跪姿起身!
“哈哈哈,本姑娘果然是天才!”
跪着的状态,整个小腿都是着力点,不像两个小脚掌容易打滑。
她很快就感觉到石柱离体而去。
同时,她也感觉到修罗道本源的感悟也在慢慢离体而去。
静萱儿有些错愕,“怎么回事!”
体内感觉在慢慢消失,感悟也在慢慢消失!
静萱儿本以为自己是天才,马上要领悟了,结果这一瞬间,竟然又没有了!
一时恍惚间,她又坐了下去!
“哎呦!”
“……咦!”
就像是古人发现了火种,静萱儿也仿佛发现了什么。
这次她双手往池水底部摸索而去,摸到了一堆鹅卵石,同时也摸到了让她“受伤”的罪魁祸首!
“等等,这可能是一个机缘!”
静萱儿不愧是魅魔修罗一族的天才,她慢慢发现,自己能领悟修罗大道,与身下的石柱有关。
于是,她一边感悟,一边在找寻原因!
“石柱在的时候,我对修罗大道有所感悟!”
“但是离开石柱后,我的感悟就会慢慢消失!”
“而在离开石柱的过程中,反而是感悟最强的时候!”
“也就是说,我只要不断的离开石柱,就能获得最多感悟修罗大道的机会!”
身为修罗一族,体魄也很强大。
静萱儿刚才摸索时,也发现,石柱实际上并没有对她造成伤害。
反而是替她打开了一个穴位!
之前水池上的血迹,就是冲关时造成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哈哈哈,看来本姑娘会是整个域罗城中第一个感悟修罗本源,前往须弥山的存在!”
因为刘明屏蔽了感知,所以静萱儿此刻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什么存在身上修行!
刘明在“修补”晶卡中的修罗大道时,确实感受到了一丝精纯的修罗本源进入到体内。
但是比起他准圣的境界,这一丝修罗本源,就好像吃了薄荷糖被冰了一下。
而且只是冰了那么一瞬间,就消失不见的那种。
所以刘明并没有在意!
与刘明不同,静萱儿以鸭子坐姿势,正在快速感悟着修罗大道。
她此刻脸色通红,在静萱儿看来,一定是“运动感悟法”导致的,所以才会这么“热”!
不过,只要有收获就行!
“哈哈哈,通过修罗本源的感悟,我好像领悟出了一套适合我们魅魔修罗的‘炼体’之法!”
“而且我有一种冥冥之中的感悟,以后如果要与人签订契约!”
“这种修行方式必不可少!”
“一定可以帮助我获得大量的修罗本源之力!”
……
同一时间,在另外两座须弥池中,辉夜姬与雪女同时褪下衣裙,伸脚探入到须弥池中。
很快,两人进入后,都是浑身一震,下意识的运转起刘明教给她们的修行法诀《金灵诀》与《水柔诀》!
虽然名字看上去很俗气,但却是刘明补足完后,足以让普通仙人都为之争抢,可以修炼到大罗金仙的顶级修行功法传承。
此刻两人运转功法后,在水池中自然凝结出属于她们的特性。
其中雪女那边最为明显,整个须弥池都被冻结起来,而雪女就这么盘膝坐在水池中。
其水位刚好到她胸口,而随着水池结冰,她也只有北半球露在外面。
但是修罗道本源却一点都不比静萱儿此刻“做运动”收获,来得慢!
而且,实际上,在静萱儿找到“窍门”时,无论是辉夜姬还是雪女,两人早就因为法诀的运转,进入到了领悟修罗道本源的状态!
……
铭天宗此处的负责人,是一位有着两条白眉的丑陋男性修罗。
当然这是在人族的审美里,在修罗一族中,他这种甚至可以算是“儒雅随和”的中年人了!
他感悟着手中的一枚青铜法器,上面有各个须弥池的领悟进度。
“虽然因为勾连修罗道世界本源的影响,看不到须弥池中的具体景象!”
“但是宗门老祖制作的这枚青铜法器,却能轻易感知大家的进度!”
“我倒要看看,这次有没有什么好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