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高部长,一路辛苦您了。”

刘彦昌一脸热情的对高长河说道

“都是分内工作。”

高长河与刘彦昌握手时,目光扫过后面的人群,随即说道:“这位是沈青云同志。”

沈青云这时候也已经推开车门走了下来。

刘彦昌快步上前,双手握住他的手,掌心粗糙而温暖:“沈书记,欢迎到滨州来!我们盼星星盼月亮,可把您盼来了!”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滨州口音,眼角的皱纹挤成了沟壑:“我是刘彦昌,以后还请沈书记多指点。”

“刘市长太客气了。”

沈青云回握他的手,指腹触到对方虎口处的厚茧,这是常年握笔的人才有的痕迹:“往后要靠大家一起努力。”

高长河笑了笑,对刘彦昌说道:“老刘,给青云同志介绍一下班子成员吧。”

“好的。”

刘彦昌的手在空中划了个弧,马上开口说道::“这位是市委副书记卫仲河同志。”

站在第二位的男人往前一步,国字脸,鼻梁上架着黑框眼镜,笑容温和却带着距离感:“沈书记好,我是卫仲河。早就听说您在华阳搞乡村振兴很有一套,滨州的农业也盼着您来指点迷津。”

沈青云注意到他的眼镜片有些反光,看不清眼底的神色:“过奖了,我还得向你请教滨州的情况。”

“这位是常务副市长肖如水同志。”

刘彦昌指向个瘦高个,对方穿着黑色羽绒服,拉链拉到顶,只露出半张脸。

“沈书记。”

肖如水的声音很轻,握手时指尖冰凉,对沈青云说道:“市政府这边刚整理完前三季度的经济数据,下午给您送过去?”

“辛苦了。”

沈青云点头的时候,对方已经退回人群,眼神飘向别处,像是在琢磨什么心事。

“这位是宣传部长楚俊生同志。”

楚俊生的头发染得乌黑,西装袖口露出块金色手表,笑起来时嘴角咧得很开:“沈书记,我们正筹备冰雪旅游节,您来了正好给把把关。滨州的冰雕可是一绝,比哈尔滨的还地道!”

“楚部长有心了。”

沈青云的目光落在他的手表上,表盘里的指针正指向九点整,笑着说道:“旅游是朝阳产业,确实该好好做。”

接下来是组织部长彭东南,五十多岁,头发花白,握手时力道很足:“沈书记年轻有为,组织部一定做好后勤保障。”

纪委书记熊杨则面色严肃,只说了句“请沈书记多监督”,眼神锐利得像刀。

统战部长林耀辉戴着红色围巾,说话带着南方口音:“沈书记,滨州的民营企业占比高,下周有个侨商座谈会,您要不要参加?”

沈青云想了想说道:“看情况吧。”

他初来乍到,还是要先了解一下情况的。

警备区政委徐文鑫穿着军装,军靴踩在地上发出“咔哒”声:“沈书记,军民共建的工作,随时听您调遣。”

“辛苦了。”

沈青云点点头道。

最后是政法委书记赵茹,滨州班子里唯一的女性,短发利落地贴在耳后,西装裤的裤线笔直:“沈书记,扫黑除恶的收尾工作还在进行,下午我给您汇报具体情况?”

沈青云自然是没有意见的,点点头道:“回头咱们电话联系。”

市委秘书长张银峰则始终站在最后,手里拿着个笔记本,随时准备记录。

沈青云一一回应,指尖在每次握手中都留下不同的触感:刘彦昌的掌心有汗,卫仲河的指节突出,肖如水的指甲修剪得很短,楚俊生的虎口处有块浅疤……这些细微的特征像拼图,在他脑海里慢慢拼凑出滨州班子的轮廓。

介绍完毕班子成员,自然就要开会了。

“高部长,沈书记,里面请。”

刘彦昌做了个请的手势,寒风卷着落叶穿过门楼,在青石板路上打着旋。

沈青云走进大院时,目光扫过两侧的建筑。

左侧是三层红砖楼,墙面上“艰苦奋斗”四个标语已经褪色。右侧是新建的玻璃幕墙办公楼,新旧建筑像两个时代的剪影,沉默地对峙着。

院子中央的老槐树枝桠光秃秃的,缠着防冻的草绳,树底下立着块石碑,刻着。

“这棵槐树有百年历史了。”

卫仲河跟在旁边,适时介绍道:“当年您父亲在滨州工作的时候,常在这里接待群众。”

沈青云的脚步顿了顿,指尖拂过石碑上的刻痕,冰凉的触感里仿佛藏着时光的温度。

他想起父亲老照片里的场景,年轻的沈振山站在这棵树下,手里拿着草帽,笑得露出白牙。

“青云同志?”

高长河的声音在前面响起,他已经走到办公楼门口:“进去吧,干部大会十点开始。”

沈青云收回手,转身时,阳光恰好越过门楼的飞檐,在他身后投下长长的影子。

他看着眼前这群即将共事的同僚,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程式化的笑容,但眼底深处藏着各自的盘算。

就像这滨州的冬天,表面冰封雪冻,底下却暗流涌动。

“走吧。”

沈青云抬脚迈向办公楼,皮鞋踩在台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院子里格外清晰。

他知道,从踏入这扇门开始,滨州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数据,每一张面孔,都将成为他必须啃下的硬骨头。

而这场硬仗,才刚刚拉开序幕。

刘彦昌跟在他身后,看着沈青云挺拔的背影,悄悄与卫仲河交换了个眼神。这位年轻的市委书记,比他们预想中更沉稳,也更难捉摸。

寒风卷着落叶掠过墙角,像是在预示着什么即将到来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