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时局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晋王那边没少给你送银子吧。\"
若是换了别人,听得天子如此之语,定会魂惊胆颤,跪地求饶,但司礼监秉笔却是丝毫不慌,讪讪一笑:\"什么都瞒不过皇爷,老奴也是瞧着晋王爷一片诚心,这才收下。\"
俗话说,宰相门前七品官,遑论是堪称天子\"第一家奴\"的司礼监秉笔太监,自朱由校继位以来,不知有多少人想着巴结王安。
当然,王安也是始终\"洁身自好\",牢牢吸取诸如\"王振\",\"刘瑾\"等前辈的教训,始终未曾与外间的朝臣乃至藩王有半点\"染指\"。
此次收下晋王的\"孝敬\"也是在朱由校的默许之下,并且早早的将\"孝敬\"充入了天子的内帑之中。
当然王安如此行为,也是出于为朱由校考虑,毕竟与历任的大明天子相比,当今的天子对于宗室的态度着实有些\"不近人情\",更是有过\"下旨杀王\"的先例在,于宗室中的名声着实算不上好。
眼下建奴荡平,辽东复土,藩国朝鲜也是接连上书\"请罪\",朱由校的个人威望已是达到了最近几任天子的顶点,这些藩王们自然是想借着这个机会,与朱由校拉近一些关系。
朱由校自然也是想与这些\"亲戚们\"缓和一下彼此之间近乎于有些尖锐的关系,毕竟日后还免不了与这些\"亲戚\"打交道,故而在他的授意之下,王安收下了这些藩王们的孝敬。
反正国库正是空虚的时候,这些白送的钱,不要白不要。
这些天,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宗室藩王们纷纷上书,络绎不绝的\"家书\"令得见多识广的司礼监秉笔都是暗暗咋舌。
大明,竟是有这么多藩王吗,有的居然还是自明初便是传承至今的郡王一脉,这两百余年的时间里,究竟诞生了多少\"宗室\"?
除了向京中呈递\"家书\"之外,不少宗室藩王甚至主动上书明廷,想要进京面圣,瞻仰圣颜的同时还能为其贺寿。
许是知晓朝廷财政紧张,这些一向\"一毛不拔\"的藩王们纷纷上书,主动表明愿意轻车简从,不惊扰地方,并且自行承担沿路花费。
对于这些藩王们释放的\"善意\",朱由校全盘接受,用了整整一天的功夫,亲自执笔,为这些亲戚们回了一封\"家书\"。
如此,才算是止住了愈演愈烈的\"宗室进京\"的趋势。
\"行了,今天高兴,不说这些烦心的。\"
对于身旁的司礼监秉笔,朱由校自是极为放心的,且先不提有赵吏执掌的锦衣卫与其分庭抗礼,但是王安的性格就注定了其不可能成为诸如昔日王振,刘瑾这样的权宦。
一念至此,朱由校突然心中一动,提到明朝赫赫有名的宦官,除了王振,刘瑾之外,还有一位绕不开的\"九千岁\"。
这段时间,他的重心一直放在辽东战场和西北三镇那边,倒是将这位\"九千岁\"给忘于脑后了。
\"魏忠贤最近在干什么?\"
在王安有些错愕的眼神中,年轻天子唇齿微张,吐出了一个逐渐被其遗忘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