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贾府的背景朝代,社会权力核心是以天下共主,封建统制秩序。

天下共主,爷是主子,臣子是奴才的主仆伦理制度。

称呼爷,是当时整个社会肌理的等级符号,绝对的权威与尊意。

谁是谁的爷,是尊卑等级的主从规则。

当时,臣子尊称皇上为“万岁爷”。

皇子也按齿序,应该称为“四爷”,“八爷”,“十三爷”。

(本书将皇子只称殿下,还有些不符合原着精神,爷是最恭敬的尊称,贝勒称贝勒爷,贝子称为贝子爷。)

一个家庭,也是以爷为尊称,王夫人与宝玉,称呼贾政做“老爷”,王熙凤喊丈夫贾琏做“二爷”。

所以,贾府下人尊称贾环为环三爷,而不是伯爵,觉得更符合原着设定。

另外,旺儿的儿子王癞子觊觎二等丫头,并不算过分的。

贾府的大丫头,除了少数给主子做妾,其他的大丫头都是要许配给中等管事为妻的。

豪门望族,丫鬟与奴仆是主人家的私有财产,没有人身自由,婚配权也掌握在主家手中。

主家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益和府里的秩序需要,安排他们的婚姻。

将得力的丫鬟,赏给心腹管事或者门下人(小厮、护卫、庄头),是一种恩赏与笼络人心,下人要“感恩戴德”,“死心塌地”地效力。

哪怕是王爷府里,也是遵从这套体系运作,王妃的一些贴身侍女,许配给侍卫、庄头、甚至王府属官和幕僚。

…………

荣国府,王夫人的陪嫁大丫鬟,几乎全部都嫁给贾府的中层管事,周瑞等人。

王熙凤的陪嫁大丫鬟,除了平儿以外,也都是嫁给下人的。

宝玉院子里面的丫头,包括与他有肌肤之亲的,最终能成为妾的也是少数,大多数也会是白伺候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

最后,宝玉也能毫不内疚的,将怡红院大多数的大丫鬟,赏给下人做媳妇。

(袭人最后也是出府,给了宝玉的“好兄弟”为妻)

也不能怪宝玉不负责任,没担当,这个时代就是如此。

贾赦房里伺候了两三年的秋桐,他也赏给了儿子贾琏为妾。

至于,浓眉大眼的“正人君子”贾政,在下也不相信,王夫人的几个陪嫁大丫鬟,日夜伺候,一个都没沾身?

最后,完整的赏给了下人,做媳妇?

…………

荣庆堂晚宴,准备开始了,贾母坐在主榻。

薛姨妈、邢夫人、刘姥姥、王夫人依次排序。

贾母给足刘姥姥面子,让她坐在王夫人前面。

(原文,刘姥姥也是这样坐,她独坐一个小高几,在王夫人前面,王熙凤与鸳鸯过来站着她一左一右,帮她夹菜,也是为了调侃她,逗众人开心。)

刘姥姥不是第一次跟众人吃饭了,也懂了一些规矩,不等王熙凤安排,就主动问道:“二奶奶,那个盛酒的大杯子,怎么没看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