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至于武举,"纪凌尘继续说道,"朕更要大力推行!国家需要武将,需要能征善战的军事人才!光有文官怎么保家卫国?"

"陛下,"杨威还在顽抗,"武人粗鄙,不懂礼法,如果地位提高了,岂不是要乱了纲常?"

"乱了纲常?"纪凌尘眼中怒火熊熊,"杨威,你说这话的时候,有没有想过那些在边关浴血奋战的将士们?没有他们,你能安安稳稳地坐在这里说风凉话吗?"

这话说得杨威脸色涨红,但还是不服气:"陛下,臣不是那个意思..."

"你就是那个意思!"纪凌尘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你们这些文官,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看不起武将,看不起工匠,看不起商人!这种腐朽的观念早就该改了!"

朝堂上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纪凌尘的怒火震慑住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朕告诉你们,"纪凌尘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不管是文官武将,还是工匠商人,只要对国家有用,朕都要重用!"

这种超前的观念让在场的大臣们目瞪口呆。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皇帝竟然说出如此"离经叛道"的话,实在是震撼人心。

"而且,"纪凌尘继续阐述自己的理念,"朕的新科举要培养的是全才,不是书呆子!既要有文化底蕴,又要有实际能力;既要能够吟诗作赋,又要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兵部尚书听了眼前一亮:"陛下英明!这样的人才确实是国家急需的!"

工部尚书也点头附和:"是啊,臣在工部这么多年,深知既懂理论又会实践的人才有多珍贵!"

看到有人支持,纪凌尘心中很是满意。他继续说道:"朕的算学科目,要考查考生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格物科目,要考查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理解;武举则要测试武艺、兵法、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慕挽歌此时也在殿外旁听,听到纪凌尘的这番话,心中对他的敬佩更加深了。这种教育理念确实比传统的死记硬背强太多了。

"陛下,"司马大人小心地问道,"这些新科目的考试内容和标准,要如何制定呢?"

"这个朕已经考虑过了,"纪凌尘胸有成竹地说道,"朕会亲自参与制定考试大纲,确保公平公正。"

杨威还想再争取一下:"陛下,就算要改革,是不是可以循序渐进,先试行一段时间?"

"不需要!"纪凌尘断然拒绝,"朕意已决,立刻实施!明年春季的科举就按新制度进行!"

"陛下..."杨威还想说什么。

"够了!"纪凌尘一声断喝,"杨威,你如果还是抱着那些陈腐的观念不放,朕劝你早点致仕回家养老!朕的大楚不需要这样的老古董!"

这话说得很重,杨威被吓得不敢再多言,只能愤愤地退下。

"传朕旨意,"纪凌尘朗声宣布,"立刻在全国张贴告示,宣布科举改革的消息!朕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楚欢迎有真才实学的人才!"

消息传出后,整个大楚都沸腾了。

有些保守的读书人确实表示不满,但更多的有志青年却兴奋不已。

报效国家,终于不是一条路可以选的,人和人本来就有差距,各有所长,如今的这一政策,也算是给了许多人机会。

"太好了!终于不用死背那些之乎者也了!"

"我从小就喜欢算学,现在终于有用武之地了!"

"武举好啊!我们这些会武艺的人也有机会做官了!"

各地的学堂和私塾也开始调整教学内容,增加算学和格物的课程。一些原本不被重视的科目,突然变得炙手可热。

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些奇才异能之士也开始涌现。有的擅长天文历法,有的精通机关制造,有的对地理水文了如指掌。这些人在传统科举中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现在终于可以施展才华了。

"陛下真是太英明了!"武芊芊兴奋地对纪凌尘说道,"这样的改革太好了!以后咱们大楚的人才会越来越多!"

"朕就是要打破那些陈腐的观念,"纪凌尘满意地说道,"让天下所有有才华的人都有展示的机会!"

柳如烟也赞叹道:"陛下的眼光确实超前,臣妾相信这种改革一定会让大楚更加强盛!"

慕挽歌更是激动:"陛下,臣妾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科举了!肯定会涌现出很多杰出的人才!"

看着身边这些支持自己的人,纪凌尘心中充满了信心。虽然改革的路上必然会遇到阻力,但他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大楚一定会变得更加强盛!

而那些抱残守缺的老古董们,注定要被时代所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