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好家伙!

要知道,这可是卖的五贯一斤的价格啊!

抛除路上的损耗、开销,一斤至少就有三贯以上的利润。

十五万斤,仅仅只是两天时间,就换来了得有四十五万贯的利润。

可以说,仅仅两天,不仅采买细盐的钱挣回来了,甚至连拍卖会上一次性付清的押金,都已经彻底挣回来了。

而这,才第一批!

眼见着洛阳这边一次性暴富了,其他人无论是手里有没有细盐售卖权的,都忍不住了。

已经售卖权的,那是直接加快了组建商队和护卫队的速度,并且直接提升了原本的俸禄,就一个目的,赶紧让自己采买的细盐上路。

早一天上路,就早一天变成现钱。

甚至有鸡贼的,知道自己一斤有十文钱是要给到当地府衙的。

他们甚至早早的就联系好了当地府衙,让对方派人来帮着押送。

毕竟细盐早一天押送到地方开卖,当地府衙便早一天拿到他们应得的税金不是?

这还是已经拿到售卖权的。

那些之前在拍卖会上就因为财力不足或者胆气不够的原因而最终没能把售卖权弄到手的世家,眼见着别人金山银海大大方方的往家里搬,他们就更加的眼馋了。

后悔不后悔的,这会说起来已经没什么意义了。

但凡有个机会让他们弥补,他们恐怕都会不顾一切的扑上去,哪怕花费更多的代价,他们也一定会想办法重新上车。

可实际上呢?

找工坊,压根不行!

不说李承乾早就安排好了,只有几家持有他亲笔签下文书的世家安排的专人能采买细盐。

关键是,工坊这边在一次性把之前的库存干下去一大半之后,也开始收紧口子了。

也就是说,连正常的采买,都要限制了。

那他们这些本就没有采购权的,那就更不用说了。

这些人倒也不是没想过玩一出里应外合直接从工坊里把细盐给弄出来。

可他们仅仅只是稍稍打探了一下,就发现,这事儿压根不可能。

光工坊里头记录着谁采买了多少盐,交了多少钱的记录本,就三个部门有。

但凡有一本对不上的,那李承乾就会第一时间追责,然后根据库存盘点对账。

更别说,除了工坊里头的账以外,这大门口还有一道由户部设立的关卡呢。

这一道关卡看似跟里头的一样,都对李承乾点头哈腰、谄媚不已的。

可偏生,这两边真不是一家啊!

更令人崩溃的是,李承乾直接来了个人员轮换加责任到人到岗。

一般人压根摸不清楚到底谁今天会值班。

更别提就算买通了库管,还得买通轮值的官员。

因为这俩人都得签字不说,还有财务、生产两方。

而一旦出事,李承乾立马就能按图索骥先从签字人下手。

那真是跑都没得跑!

最恶心的是,这一套还被李承乾用到了门口的户部那儿!

他们也是有责任人签字画押的!

那……怎么收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