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罢了,权当加加班吧!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当胡大老爷熟门熟路地进入谨身殿,向朱元璋行礼并听闻安排后,整个人都愣住了。
不是吧,老朱你这是要整我?
上次当主考官才多久?
怎么隔了几个月又要让我再来一次?
更关键的是,这次是要招贤纳士直接授予官职!
这么重要的事情,涉及面广、责任重大,你怎么就直接交给我了?
这不是害人吗?
老朱这小子,良心是坏透了!
------------
“陛下,恳请您收回命令,臣年迈体弱、疾病缠身,实在无法胜任如此重任!”
胡大老爷立刻想到的就是推脱和甩锅。
傻瓜才会去干这种事。
上次担任科举主考官的经历,胡大老爷至今记忆犹新。
他费尽心思,才避免了自己的名声毁于一旦!
若当时没为难那些考生,这次李善长案曝光时,自己恐怕也会受到牵连。
他对朱元璋的多疑性格毫无信心。
这个老朱最容不下任何可能威胁皇权的存在。
即便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也绝不能接受。
这下麻烦了,好不容易熬过了科举的事情,现在竟然又要重新进行?
关键是,这次是要直接选拔官员啊。
考试结束就能直接任职的那种!
这影响得有多大啊!
不行!
坚决不行!
朱元璋听到胡大老爷的话,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他料到胡大老爷会拒绝,但没想到他会拒绝到这种程度。
他真想告诉胡大老爷,闻闻自己身上的酒气和脂粉味吧。
还有你那唇红齿白、挺直的腰杆,看起来跟年轻人一样,你还好意思说自己年老体衰?
朱元璋无语地摇摇头。
“唯庸啊,我们知道你想偷懒,但你也太……”
朱元璋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形容胡大老爷。
但胡大老爷却说,什么偷懒不偷懒的,我们这是为了大明考虑。
不能让一个败类坏了整体氛围。
像我这种年老体衰又无才无德的人,应该赶紧回家,出来做事都是对大明风气的破坏。
看着胡大老爷越说越夸张,把自己贬低得好像立刻就要被砍头才能正风气了,朱元璋赶紧打断了他。
胡大老爷意犹未尽地看着朱元璋:“陛下,我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啊!”
“这样,我给您推荐几个更适合的人选如何?”
朱元璋根本没听,直接摇头说道:“这件事我就交给你了!”
“除了你,其他人我都不放心!”
朱元璋也很无奈。
这件事看似简单,随便找个人都能完成。
但实际上,没有足够的威望和名声,根本无法胜任这个职位。
原本按照惯例,遇到这样的场合,自然是自家的儿子出面更为合适。
然而此刻朱标正忙着处理李善长的案件。
此次朱标交给胡惟庸的任务只是基层官员的选拔与吸纳,而他所负责的却是整个中层官员的调整工作。
俗话说得好,牵一发而动全身。
一个人的升迁,必定意味着有人要接替他的位置。
这次空缺的职位不仅限于基层,高层同样需要补充,而这必然导致中层和基层人员的调动。
这其中涉及诸多考量与决策,朱标近来每天都得为此事绞尽脑汁。
他实在无暇顾及基层官员的选拔事宜。
这不过是组织一场考试并进行评选罢了,有胡惟庸在就足够了。
眼见朱元璋态度强硬,胡惟庸深感压力巨大。
他并非觉得任务本身繁重,而是担忧后续可能带来的风险。
朱元璋的想法变幻莫测,谁知道哪天一个不留神就触犯了他的忌讳!
到时候恐怕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胡惟庸如今已对仕途失去兴趣,只是因为朱元璋不允许他离职,才勉强维持这份闲职。
否则,即便去教坊司也未尝不可。
难道不在礼部任职,不管理教坊司,他的待遇还会更差吗?
难道他胡惟庸的名声是徒有虚名吗?
因此,尽管朱元璋不断示好,甚至动用了情感攻势,胡惟庸依旧坚持拒绝。
朱元璋面对这位固执的臣子,感到十分无奈。
胡惟庸是他最为赏识的人选,这一点毋庸置疑。
若有人胆敢像胡大老爷这般行事,哪怕只达到他一半的程度,此刻朱元璋恐怕早已雷霆震怒,质问对方是生是死!
但胡大老爷与众不同!
他有着独特的地位。
一方面,如今两人已是儿女亲家,这使得胡大老爷的地位非同一般。
另一方面,胡大老爷的能力毋庸置疑。
无论交给他的任务是被迫接受的,还是别人试图糊弄过去的,只要他接手,事情必然妥当。
这样的助手,朱元璋放手才是奇怪。
但这并非关键,最关键的是,在李善长死后,即便胡大老爷不愿承认,但他已成为淮西派系中的领军人物。
在当年的同僚中,顶尖文臣且出身淮西的,如今只剩他一人。
如果连他这样的“咸鱼”都没有好结果,朝廷必定会有麻烦。
因此,面对胡大老爷的推诿和无理取闹,朱元璋选择了宽容。
最终,朱元璋被胡大老爷的厚脸皮逼得毫无办法。
于是,他违背了自己的初衷,做出承诺。
这次基层官员选拔考试,仍然交给胡大老爷负责。
不过,胡大老爷并非长期固定于此,只是暂时兼职,办完差事即可。
考试结束后,胡大老爷仍可回去管理教坊司,照旧过他的悠闲生活。
听至此处,胡大老爷已无法拒绝。
罢了,权当加加班吧!
他也明白,朱元璋已到极限,再纠缠下去,恐怕会当场翻脸。
那岂不是连安稳日子都过不成?
唉,又要暂且做牛做马了!
胡大老爷终于松口答应了,朱元璋差点激动得热泪盈眶。
以往这种事根本不用费这么大力气,一道圣旨或者口谕就足够了,绝不会有半点波澜。
如今却为了说服胡大老爷,他几乎把好话都说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