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虽然考生们不敢公开抱怨,但私下议论几句还是有胆量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毕竟,这些题目实在让人难以应对。

尤其是报考刑部的考生,看到自己整理出来的考题后,原本认为自己只是被冤枉的小人物顿时哑口无言。

刑部究竟怎么想的?胡大老爷又是出于什么目的?

这些问题困扰着所有人。

这些题目连刑部的老吏看了都会头疼。

随后,其他部门的专业考题陆续曝光,大家才发现,不仅刑部难度高,所有部门都让人感到棘手。

无论是百姓还是学子,经过一番讨论后得出一致结论:要在胡大老爷手下参加考试,简直是太难了!

------------

对于考生和百姓们的议论,胡大老爷毫不在意。

不管你们骂也好,闹也罢,要是没人制造点动静,我之前的努力岂不是白费了吗?

对于胡大老爷而言,事情可以做,但绝不能做到毫无瑕疵。

把事情做得漂亮,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能力和亮点;但如果追求尽善尽美,那朱元璋恐怕不会放过自己。

这让他想起看《钢铁侠》时的情景,托尼·史塔克总是第一时间考虑如何应对潜在威胁,无论对方是谁。

起初,胡大老爷刚踏入社会,对人性的阴暗面了解不多。

他认为托尼·史塔克的做法有些极端。

然而,经历了世事变迁,他意识到无论是托尼还是朱元璋,本质上都极其自私。

他们只信任自己,能让这些人感到安全的,寥寥无几。

深夜时分,即使关系再好、能力再强的人,心中也会闪过一丝疑虑:“如果他突然对我下手怎么办?”答案往往是没有后续。

朱元璋用实际行动表明,一旦感到不安,他会让人更不安。

明白了这一点后,胡大老爷选择退出教坊司,不再参与阅卷。

这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况且主考官的身份可能会招致不必要的嫉妒和敌意。

以往若只是出些难题刁难考生,让自己的名声受损,或许不会有太大问题。

但如今不同了!李善长倒台了,杨宪被罢免了,汪广阳也不行了,这么多人都栽了,现在只能靠他顶着。

这时候要是不避开风头,岂不是主动请缨?所以尽管应天府的百姓和学子都在热议此事,胡大人却悄然隐退,丝毫不见烟火气息。

而礼部的官员们则带着其他部门的同事,认真负责地批改试卷。

这件事他们不敢耽误,因为按照胡大人的计划,面试前必须公布笔试成绩,时间和流程都已确定。

因此,所有礼部官员全力以赴,加班加点确保按时完成任务。

其他部门的官员虽然参与其中,但也感到压力巨大。

这功劳拿起来确实舒坦,但这样的工作强度未免太高了。

不过还好,阅卷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因为题目都有标准答案,胡大人早已给出明确框架,只需照章办事即可。

当然,答案不必完全一致,只要解题思路正确就行。

这些答案也让阅卷官们惊叹不已,不仅准确无误,胡大人还首次引入了扣分机制,根据答题情况和思路给予相应分数。

如果文章流畅、字迹清晰,又能得多少分?

可以说,从未参与过礼部阅卷工作的其他部门官员此刻虽感疲惫,却十分放松。

甚至还有闲心调侃礼部官员。

“你们阅卷原来这么轻松。

“我还以为早年判卷争议是怎么回事,原来是你们捣鬼。

“这样阅卷怎么可能有争议。

礼部官员听后如吞苍蝇般难受。

“你们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我们也是第一次这样阅卷。

“你以前也参加过科举,不都是看一眼画个圈?”

“为什么主考叫座师,不就是因为主考能决定考生命运?”

“我们也从没见过这样的阅卷方式。

其实礼部官员拿到“标准答案”时最为震惊。

外人不知他们的艰辛。

科举阅卷完全是主观判断,说好就行,找些理由就能录取。

眼前这种方式,规矩明确,对错分明,毫无模糊地带。

文笔、字迹固然可以参考,但要考虑能否服众。

至少,这种阅卷方式对他们来说很友好。

而此时胡大老爷玩得正欢,甚至还在想为何没有御史上书弹劾自己。

你快来弹劾我啊!

你不反驳,咱们这些努力岂不是白费了?

你不反驳,朱元璋怎会明白我们其实只想躺平,甘愿做条咸鱼?

呸!

平日吹嘘得厉害,关键时刻毫无作用。

就在胡大老爷感慨之际,许久不见的方孝孺神色憔悴地拿着一张纸来找他。

他并无他意,只盼能从胡大老爷口中得到答案。

这些题目从考试到后来,一直让他夜不能寐,他急需一个结果。

()

------------

方孝孺始终对自己的才华充满信心,甚至有些自负。

然而,胡大老爷接连几记耳光,让他完全蒙了。

科举时,胡大老爷用一种无人能理解的方式,让方孝孺意识到自己所谓的“学富五车”不过是笑谈。

经历胡大老爷的严厉批评后,方孝孺虽失落,但也更加沉稳。

尤其是在进入大明周报社,看到许多才学高于自己的前辈依然勤勉工作后,他恍然大悟:所谓的“学富五车”,只是因为见识有限罢了。

井底之蛙若肯跳出井口,就能看见更广阔的天地。

经过大半年的调整与准备,方孝孺再次踏上考场。

但……再无后续。

方孝孺选择报考刑部,别问他为何不选礼部。

按理说,像他这样老实本分的人,本该喜欢礼部那些清闲尊贵的职位。

方孝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恐怕难以胜过那些头脑灵活的竞争者。

毕竟胡大老爷定会出些让人意想不到的难题。

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报考刑部。

为此,他还颇为自得了一阵。

在他看来,他避开了竞争最为激烈且毫无把握的礼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