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到了午后,妃嫔们听不到动静,就知道结果了。

想到这些,胡大老爷笑得合不拢嘴。

皇子们都很聪明,明白这其中的深意。

朱标不仅是血脉传承,更是他的治国理念和帝国的延续。

“看看那些腐儒,谁能这么做?”

为什么这次连续十多天没有消息?

想想那些日子,不少妃嫔只能抱着孩子痛哭。

就是一起玩个小游戏罢了。

其他孩子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了。

“看看!惟庸出手,这些小子立马老实了,没人敢反抗!”

通宵抄写,不完成不许离开,哪怕困也要做完才能走。

老规矩罢了。

“若让他们提议让孩子们抄写五遍《论语》,那些孩子怕是立刻就要拍案而起。

“唯独徐辉祖如此提议,再无人敢多言。

这一举动不仅消除了皇子们的傲慢之心,也算是有功有劳,理应在家中修养。

让娘家去找胡大人交涉?

“重八,看来徐辉祖真是位严厉的老师。

因此,对于这些孩子的教育,朱元璋已尽到父责。

只要能得过且过,挨骂也无妨。

马皇后的话让朱元璋感到十分受用。

此人行事果然雷厉风行。

但若不求助娘家人,那就只能求助于皇帝和皇后。

“嘿嘿,还是我善于用人啊。

要知道,胡大人名义上是教坊司的主管。

这看似不起眼的小机构,没有他的签字批准,很多事情都无法进行。

更别说还有不少名妓,一直惦记着胡大人。

---

教坊司最终硬着头皮来到胡府门前。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公文,胡大老爷的脸色阴沉。

天啊,之前只顾着关心教坊司里的姐妹们,却忘了这地方也是个衙门。

只要是衙门,自然就有公务。

而身为负责人,他必须签署批复文件。

即便一个月才处理一次,累积起来也可能比不上其他衙门某司一天的工作量。

但胡大人一看见公务就头疼。

现在看来,倒是听了不少八卦。

---

(“我只是想找处清闲地养老享福罢了,难道还非要我全力以赴不可?”

内阁的设立和工作量的减少,使得如今的朝廷平静了许多。

方孝孺不在后,胡大老爷近来索性在家闲散度日。

宋濂辞官归乡,自觉无颜留在朝堂。

主客清吏司虽非礼部最尊贵之处,却是事务最为繁忙的部门。

自家后院的池塘,不仅水源清澈,而且面积广阔、鱼群繁多,却无人垂钓。

胡大老爷对前往教坊司的兴趣似乎淡了些。

胡大老爷坐在昔日最爱的位置上,挂好鱼饵抛线,开始今日的例行活动。

还未等到鱼儿上钩,胡义便笑盈盈地走近。

他板着脸处理完公务,严厉警告了几位教坊司的下属。

这一离去,或许再无出仕之机。

毕竟,他的恩师宋濂因李善长之事已落魄不堪。

某日,胡大老爷直到日上三竿才从床榻起身,在身旁海棠般娇美的女子陪伴下,心中甚是欢愉。

这些爱好固然不高雅,但却实实在在令人畅快。

尤其是方孝孺离开后,情况更是如此。

至少不必再经历科举的煎熬。

或者去如诗那里享受二人世界的乐趣。

又或是在家中与小妾们玩脱衣麻将,看看灯下佳人的舞蹈。

在家待上十天半月,他恐怕又要想念外面山珍海味的滋味了。

不过,作为刚获得些许品级的小官员,他们仅比低级吏员略胜一筹。

要知道,府上的这些侍女,相处日久,只需一眼就能明白彼此心意。

李善长失势及其党羽的惨烈清洗,总算让朱元璋的怒气消减了许多。

虽然不算风平浪静,但也没有什么大事发生。

在清吏司,日常工作无非是一些琐碎事务。

闲暇时,人们就在自家后院的池塘里钓鱼。

胡义虽是胡府管家,还负责收集街边的资讯。

因此,他对去教坊司毫无兴趣,也没空前往。

唯一依赖没了,除了乖乖待在礼部上班,他别无选择。

方孝孺如今加入了主客清吏司。

胡义走到胡大老爷身边,说起朝堂内外的新闻。

师父一走,他便形单影只了。

这位爷,真是彻底放飞自我了。

仅凭他一人,去教坊司又有何意义?

即便那里的花魁再美,技艺再高超,终究不及家中丫鬟亲近。

听罢,众人只感叹胡大老爷会玩,不敢多言,灰溜溜地回去了。

这结果也在胡大老爷意料之中。

别看他平时不出门,但有胡义这样的消息灵通人士,他从未错过街谈巷议和朝堂风云。

当然,胡大老爷能如此自信,是因为他尝遍了世间的珍馐美味。

当然,方孝孺作为新人,自然承担更多任务。

礼部四个清吏司分别是议制、祀祭、精膳、主客。

“好了,你们可以走了。

说到底,都是闲着没事干。

“若是公务,以后离得越远越好!”

忽然,一个消息吸引了胡大老爷的注意。

城内新开一家青楼,在应天府十分火爆。

说完,便让胡义将他们赶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