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陈科,周同志,”韩副主任手指点着桌面,“应急转贷基金的钱,是财政真金白银拨付的,每一分都要讲效益、控风险。现在基金规模有限,只能救急,不能救穷。简化流程?我们一直在做,但必要的风控审核环节不能少,否则出了坏账谁负责?风险分担机制是个思路,但和谁分担?银行?担保公司?怎么设计权责利?这都需要非常严谨的论证和制度设计,不是开几次会就能敲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看着陈志远和周正:“我理解你们想尽快拿出方案。但金融领域,稳字当头。我的建议是,步子可以迈,但要踩实。先选一两个条件成熟的市做试点,小步快跑,积累经验,再考虑全省铺开和深度优化。你们报告中提到的方向我认同,但具体路径,必须稳妥。”

一天的协调跑下来,回到省委大院,天色已近黄昏。陈志远靠在副驾驶座位上,捏着眉心,脸上带着明显的倦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烦躁。三个厅局,三种不同的态度:科技厅是推诿中带着谨慎的配合,工信厅是热情掩盖下的准备不足,金融办是支持但强调风险可控的务实派。预想中那种开门见山、直奔主题的联合攻关氛围,并未出现。

“都听到了吧?”陈志远声音有些低沉,“想法是好,真要落地,哪一关都不好过。科技厅怕担责,工信厅底数不清,金融办要稳字当头。一周时间……呵。”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

周正开着车,目光注视着前方车流。他脸上没什么表情,但眼神专注。李维的推脱、刘科长的含糊、韩副主任的务实,都清晰地印在他脑海里。他并不意外。在庞大的省级官僚体系中,每个部门都有自身的立场、惯性、顾虑和利益考量。推动任何一项涉及多部门的改革或新举措,协调本身就是最大的挑战,甚至比方案本身的技术难度更大。

“陈科,科技厅李处长虽然谨慎,但最终还是答应了配合,也同意成果转化处和基础处参与,这说明秘书长指示的分量是够的。”周正的声音很平稳,“工信厅刘科长那边,底数不清是事实,但也说明我们后续调研更需要深入企业一线,不能只依赖厅局汇总的材料。金融办韩副主任的态度其实很关键,她点出了核心难点,也给出了试点推进的务实路径,这比一味唱高调更有价值。”

他顿了顿,接着说:“现在的阻力,恰恰说明我们报告里指出的痛点是真的。接下来一周,调研的深度和精度是关键。我们得拿出更扎实、更具体的论据,才能让联合调研不只是走过场。”

陈志远侧头看了周正一眼,年轻人平静的侧脸在车窗外流动的光影中显得格外沉稳。那份在巨大阻力面前依旧冷静分析、抓住积极因素的定力,让陈志远烦躁的心绪莫名地安定了一些。他忽然意识到,王德海让周正深度参与进来,或许不仅仅是看重他的文笔和细心。

“嗯,”陈志远坐直了些,掏出手机,“你说得对。光指望厅局主动把干货掏出来不现实。这样,我马上联系几个行业协会的熟人,像省装备制造协会、省精细化工协会的秘书长,他们掌握的企业痛点都是第一手的。周正,你重点梳理一下省里已有的、哪怕是区域性的小中试平台或者高校、大企业的共享平台案例,不管成功还是失败的,都要有。特别是失败的原因分析,这个往往更有说服力。另外,韩副主任提到的试点思路,很有操作性,你琢磨一下,看怎么融入到方案框架里。”

“好的,陈科。”周正应道。

车子驶入省委大院。陈志远开始打电话联系协会的人,语气恢复了工作状态下的干练。周正停好车,回到办公室,打开电脑,迅速建立新的文件夹,开始搜索和整理省内所有能找到的与中试、工程验证平台相关的信息碎片。屏幕上光标闪烁,一行行文字、一个个案例名称被记录下来。

办公室的灯再次亮起。周正沉浸在资料的海洋里,偶尔快速敲击键盘记录要点。窗外的城市华灯初上,省委大院在夜色中更显肃穆。协调的齿轮已经艰难地启动,虽然阻力重重,但方向已经明确。接下来,是更深入、更细致的挖掘与碰撞,用事实和逻辑去一点点撬动那些看似固化的壁垒。这无声的角力,正是省级机关推动工作的日常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