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张居正去世,朱翊钧给的谥号让朱棣心态炸穿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和王莽那个乱臣贼子比起来,张居正简直就是臣子尽忠的表率啊。”
贞观世界之中,李治也发出了和刘恒类似的感慨。
对此,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笑了笑,道:
“张居正的结局其实早就注定了。”
啊?李治疑惑地看着自家父皇。
“父皇,难道就不存在朱翊钧看破张居正苦心和忠心,最终张居正得以善终的结局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世民呵呵一笑,点头道:
“这个确实是不存在的,无忌,你和为善说说吧。”
长孙无忌点了点头,道:
“殿下,张居正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对皇帝的严厉管教,而是在于从万历元年到万历十年,天下臣子只知道张居正,不知道万历皇帝。”
李治悚然一惊,后背突然沁出冷汗。
长孙无忌的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无论是考成法还是一条鞭法,这种涉及到国家根本制度的改革,都应该是由皇帝来进行推动的。”
“而张居正却借助自己当时的权力,等于绕过了皇帝,擅自改变了大明的国家根本制度。”
“对臣子来说,这是越权了。无论是万历皇帝,还是其他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容得下张居正的。”
在场的其他大唐臣子同时点头。
房玄龄正色道:
“张居正的初衷是好的,他的改革也是卓有成效的,但他也确实越权了,逾越了作为臣子应该有的本分。”
李治听得颇为无语, 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按照这种说法,难道作为臣子,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整个国家被昏君带着衰落甚至灭亡,但却什么也不做?”
“这就是臣子的本分?”
这一次,回答李治问题的是坐在皇位上的李世民。
“你说的没错,为善。这就是臣子的本分。”
大明世界。
朱棣皱眉,颇为不满地开口。
“这个朱翊钧,也太不像话了。”
“才刚刚亲政,就打算对自己的恩师下手了吗?”
朱高炽颇为认同地点头。
“朱翊钧这小子,连最基本的尊师重道都不会,实在是太过分了。”
面对着儿孙的吐槽,朱元璋哼了一声。
“你们懂什么?翊钧不是不懂尊师重道,而是因为张居正越权了。”
“考成法、一条鞭法,固然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但无论如何也不应该由一名臣子来主导,来推动。”
朱棣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父皇,儿臣是真的不认可您这些话。”
“臣子也是可以为大明做出贡献的呀。”
朱元璋笑了笑,缓缓开口:
“老四,朕只问你一句。”
“考成法考出来的官吏,还有那些一条鞭法受益的老百姓,是更愿意听张居正的话,还是听朱翊钧的话?”
朱棣如遭雷击,说不出话。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和尚未成年的小皇帝相比,一直在执政做事的内阁首辅张居正,显然才是更得人心的那个。
朱高炽胖脸也是一抖,没来由地想到一句话。
得人心者,得天下!
朱元璋叹了一口气。
“张居正之能,朕难道看不出来吗?”
“朕又没瞎!”
“但张居正啊,确实是做过了。”
“不是朱翊钧容不得他,是任何一个脑子正常的人坐在皇位上,都容不得他。”
停了一会,朱元璋又缓缓开口。
“他确实堪称伊尹、周公,也是朕看了三部大明盘点视频中,唯一一个朕发自内心认可,觉得拥有丞相之才的能臣。”
“只可惜,大明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伊尹和周公的容身之处了。”
朱棣张了张嘴,本想说些什么,但最后却只能叹息一声。
朱高炽安静地坐在椅子上,脑海中突然浮现出一个莫名其妙的想法。
皇权决定一切,真的是最好的办法吗?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养病四个月之后,操劳国事多年的张居正终究还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画面中,已经油尽灯枯的张居正,看着床榻前的诸多子女,突然伸手,握住了长子张敬修的手。
“孩子,老夫……对不住你。”
张敬修有些愣神,忙恭敬道:
“父亲,您会好的,会没事的。”
张居正艰难地笑了笑,抬起头,摸了摸张敬修的脑袋。
“记住我的话,老夫走后,你……要好好活下去。”
说完这句话之后,画面渐渐暗淡了下去。
【万历十年六月十日,张居正被万历授予太师之位,他也由此成为整个大明王朝唯一一个生前获封太师、太傅职位的臣子。】
【十天后,大明太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去世。】
御书房。
“张先生去世了……”
朱翊钧听着这个早就预料到的消息,心情却颇为复杂。
沉默许久之后,朱翊钧对着面前几位司礼监大太监和内阁大学士们道:
“明日辍朝。”
无人反对,所有人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大学士申时行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陛下,关于张阁老的谥号,还请圣裁。”
到了张居正这种级别的重臣,死后都会由皇帝亲自议定一个谥号,作为这名臣子人生的总结。
这个习惯其实是来源于皇帝,皇帝死后都会有一个谥号,对整个王朝做出特别巨大贡献的皇帝死后还能拥有庙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臣子能获得谥号,其意义就相当于皇帝获得庙号,是代表整个王朝对这名臣子一生功绩的认同。
朱翊钧表情平静地点头。
“确实是该给先生一个谥号。”
“内阁有什么提议吗?”
申时行忙道:
“臣等商议过后,认为‘文正’当是最合理的。”
谥号也有很多种,到大明时期,主要分“美谥”(上等),平谥(中等),恶谥(下等)三种。
谥号既然是总结一声,那里面的规矩就很多了。
南北朝之前,臣子的谥号大多就一个字。
文官的最高级谥号就是“文”,武将的最高级谥号就是“武”。
从大唐开始,两个字的谥号逐渐成为主流。
武将的最高谥号,被公认为是“忠武”。
“忠武”这个谥号第一次出现,在西汉时期被授予匈奴人莎车王延。
能被西汉朝廷特地发明出来授予一个匈奴人,说明这个谥号最开始其实不算特别好,至少不可能是武将第一的谥号。
直到后来,有一个人在死后被追谥为“忠武”。
后世武将从此只认“忠武”二字最高,不认其他谥号。
这个人,就是蜀汉丞相诸葛亮。
文官这边的谥号,并非来自众人发自内心的认可,而是来自朝廷册封。
宋朝宰相司马光经皇帝许可,宣布“文正”为文官所能获得的最高级谥号。
“文正”这个谥号原本其实叫“文贞”,但因为“贞”字和宋仁宗赵祯的名字同音,为避讳便从“文贞”改成“文正”。
唐朝时获得“文贞”谥号的,便有大名鼎鼎“以人为镜”的魏征。
宋朝时获得“文正”谥号的,也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故而大明众臣商议之后,认为张居正也应该被授予“文正”。
听到申时行的话之后,朱翊钧却皱起了眉头。
单单从表情就能看出来,朱翊钧并不情愿!
一旁的内阁大学士张四维虽然也姓张,但和张居正的关系反而比较一般,见状心中一动,开口道:
“张阁老名字里有个‘正’字,文正这个谥号也有一个正字,是否冲突了?”
“陛下,臣以为或许可以另选一个字。”
朱翊钧表情立刻就变得放松下来,咳嗽一声道:
“张卿家言之有理,就以‘文忠’为张先生的谥号吧。”
朱翊钧话语落下,众人顿时安静。
过了片刻,申时行有些犹豫地开口。
“陛下当真要选用文忠吗?”
“文忠”这个谥号,当然也是上等的美谥。
但和文官第一的“文正”相比,就显得比较一般了。
冯保忍不住道:
“陛下,老奴觉得还是‘文正’最为稳妥。”
看着冯保的老脸,朱翊钧心中没由来地一阵怒火,脱口而出。
“就选文忠,此事不必再议!”
【张居正死后,谥号“文忠”,追赠上柱国。】
一幕幕画面浮现。
有年轻的张居正考中进士意气风发;有中年的张居正郁郁不得志游历民间见识百姓疾苦;还有和高拱同坐申明志向的张居正;初入内阁小心翼翼的张居正;终为首辅大刀阔斧改革的张居正;以及最后衰老垂死的张居正。
一行行字幕同时浮现而出。
【张居正,是大明两百七十六年历史上最为特殊的一名臣子。】
【他本有机会支持高拱夺取相权,成为又一个霍光、王莽一般的权臣,却在关键时刻背刺了高拱,终结了自己走向权臣的最好机会。】
【他虽只是内阁首辅,又说服了李太后和冯保,将朝政大权集于一身,超越了内阁制度本身,获得了和权臣一般无二的权力。】
【他虽然拥有权臣般的权力,但却从未觊觎过皇位,只是将这份权力用以推行改革,改善民生。】
【人无完人,张居正也并不是没有缺点。他生活奢靡,家财众多,大量提拔亲信排除异己,一度架空了皇权。】
【他的改革也被海瑞等人指责为治标不治本,并没有从根子上改变导致大明衰落和灭亡种种不利因素。】
【但必须要承认,在嘉靖朝四十五年的混乱后,已经摇摇欲坠,本该在立国两百年之际走向终结的大明,正是由于张居正力挽狂澜,才得以成功再续命七十年。】
【张居正,当之无愧的明朝第一首辅,亦是明朝第一能臣。】
大明世界。
长久的沉默后,朱棣突然暴起,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桌子。
“文忠?”
“他娘的,怎么会是文忠?”
“朱翊钧这个臭小子王八蛋,若是俺碰到他,非把他的尿都攥出来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