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和谈破裂第二次倭军入侵,历朝皇帝感慨当使者不易 (1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出现在李宗城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这一次负责主持和谈的大明最高官员,兵部尚书石星!
石星微微一笑,表情非常平静地开口。
“临淮侯,你为什么要偷偷回来呢?”
李宗城下意识地开口道:
“倭国人不诚信,他们有阴谋,我怀疑……”
李宗城话说到这里,猛然醒悟,再度看向石星,表情已经变得惊恐。
“你,原来是你!”
李宗城彻底明白了。
在大明朝廷内部实行这个阴谋,欺瞒皇帝朱翊钧的人,就是面前这位兵部尚书石星!
石星叹了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临淮侯,你是一个聪明人。可惜的是,聪明人大多都不长命。”
“你见不到陛下的,永远都见不到了。”
“记住我的话,如果你不希望你的子孙后代出什么事情,就牢牢的闭上嘴巴吧。”
李宗城咬牙切齿,怒吼道:
“你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我可是大明开国勋贵之后!”
石星哈哈大笑了起来,用鄙夷的表情看着李宗城。
“土木堡之后,大明所谓的开国勋贵还有什么用处?”
“临淮侯,记住我的话,我并不是一个人。”
“只要你敢泄漏一个字,你就等着去成为大明历史上最好一个临淮侯吧。”
说完,石星扬长而去。
李宗城身体颤抖,双脚一软,坐在了牢房充满脏污的地上。
御书房之中,朱翊钧勃然大怒。
“李宗城这个混账东西,竟然这么胆小,朕真是看错他了!”
兵部尚书石星站在朱翊钧的面前,沉声道:
“陛下,臣觉得此事或许另有隐情,要不要派人调查清楚?”
朱翊钧大为不耐烦,挥手道:
“能有什么隐情?这样吧,朕也不另外派使者了,杨方亨不是还在釜山吗?”
“就以杨方亨作为正使,继续出发前往倭国,赶紧达成此事,免得多生变故!”
【在朱翊钧的命令下,杨方亨来到了倭国,见到了丰臣秀吉。】
“丰臣阁下,请接旨吧。”
听着杨方亨的话,丰臣秀吉笑了笑,随意道:
“你可以宣读皇帝陛下的旨意了。”
杨方亨怔了一下。
这丰臣秀吉不下跪领旨也就算了,竟然连起身弯腰都不做的?
但此番前来路上各种波折,让杨方亨心中也有了某种预感,不愿意在这种细节上多生事端,便展开圣旨诵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圣仁广运,凡天覆地载,莫不尊亲帝命。溥将暨海隅日出,罔不率俾。昔我皇祖,诞育多方。龟纽龙章,远赐扶桑之域;贞珉大篆,荣施镇国之山。嗣以海波之扬,偶致风占之隔。”
“当兹盛际,咨尔丰臣平秀吉,崛起海邦,知尊中国。西驰一介之使,欣慕来同。北叩万里之关,肯求内附。情既坚于恭顺,恩可靳于柔怀。”
“兹特封尔为倭国国王,赐之诰命。”
“于戏龙贲芝函,袭冠裳于海表,风行卉服,固藩卫于天朝,尔其念臣职之当修。恪循要束,感皇恩之已渥。无替款诚,祗服纶言,永尊声教。钦哉!”
读完之后,杨方亨双手合拢圣旨,递向丰臣秀吉。
这份圣旨,被站在丰臣秀吉身边的西笑承兑原原本本地翻译出来。
丰臣秀吉有些讶异地看着杨方亨,过了好一会才道:
“使者,这就完了?”
杨方亨听到翻译之后也愣了一下,随后回过神来。
“沈惟敬!”
沈惟敬立刻走了上来,双手捧着一个盘子,里面是大明皇帝朱翊钧赐给丰臣秀吉的玺印和袍服。
除此之外,还有一份册封名单。
这些名单是丰臣秀吉之前递交的,希望大明能册封一批倭国贵族。
这个要求也被朱翊钧全部通过了。
丰臣秀吉愣愣地看着面前的这些东西,过了好一会才又一次开口道:
“这就没了?”
杨方亨越发奇怪,但还是露出笑容,点头道:
“此间事情已了,大王。”
“本官明日也就要回返大明了。”
丰臣秀吉突然怒了,大声道:
“不对,之前的合约可不是这样说的!”
大明和亲的公主呢?
朝鲜对倭国的臣服降表呢?
大明和倭国相互开放贸易呢?
什么都没有,怎么就完了?
要知道,在大明使者抵达之前,丰臣秀吉为了宣扬自己的威名,可是已经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
整个倭国所有的大名、诸侯都知道,大明被丰臣秀吉击败了,和亲了,割让朝鲜作为倭国藩属国了。
丰臣秀吉还特地召集了包括德川家康等人在内的所有关东、关西诸侯前来,见证今日的盛事。
结果,就这?
一个无关痛痒,毫无实际利益的倭国国王册封。
就没了?!
丰臣秀吉这一刻,无比暴怒。
他用力地一拍桌子,对着杨方亨大喝道:
“怎么可能就这样没了,你是不是在骗我!”
丰臣秀吉毕竟是镇压倭国所有不服的一方枭雄,气势展露出来,直接把杨方亨给吓傻了。
杨方亨之前只不过是大明一个副指挥,哪里见过什么世面?
他露出惊恐的表情,抖抖索索地赔笑道:
“大王,我真的不知道还有什么,但我从京师出发的时候,朝廷真的就只给了我这些东西。”
“我发誓,绝对没有别的东西了!”
“若是大王不信,尽管派人去京师和朝廷方面沟通便是。但凡我杨某人有一字不实,我心甘情愿受罚!”
丰臣秀吉死死地盯着杨方亨,仔细地听着他的每一句话,心中对杨方亨的疑虑渐渐消失。
这家伙,看来并不是装的。
那么,可能性就只有一个……
丰臣秀吉目光移到了满脸是汗,负责主持明倭和谈的小西行长身上,冷冷开口。
“小西,滚出来,给我一个解释!”
【丰臣秀吉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当场大发雷霆,并驱逐了大明使者杨方亨,拒绝接受这样的和谈结果。】
【紧接着,丰臣秀吉再度开始命令麾下倭国大名、诸侯集结兵力和各种战争资源。】
【他的想法很简单,既然大明不愿意接受自己的议和条件,那就继续开战!】
看到这里,金幕面前历朝历代的皇帝们,表情也不由变得颇为微妙。
西汉世界中,刘邦吐出一口气,缓缓开口道:
“当使者还真是一个有风险的事情啊。”
“一个不好,就得丢掉性命!”
在场的众人闻言,不少人都想起了一个人。
郦食其!
郦食其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
刘邦本身是非常厌恶儒家的,起兵的过程中对儒家士人也是不屑一顾。
许多儒家士人去见刘邦,都不敢说自己信奉儒家学说,甚至不敢穿戴儒冠儒袍出现在刘邦面前。
只有郦食其不但以“儒家士人郦生”的身份去见了刘邦,还用三言两语说服了刘邦,成为刘邦麾下的重要谋臣。
此后,郦食其又辅佐刘邦,“斩令夺城”拿下陈留,用重利引诱帮助刘邦破开武关直入关中,还前往魏王豹的大营探清了魏军的虚实,又劝说刘邦重立六国争取那些在楚汉争霸中摇摆不定的其他诸侯。
这些功劳就已经足够显赫了,但郦食其却并未因此止步,而是又做了一件惊动天下人的大事。
秦朝灭亡,楚汉争霸开启之后,除了刘邦项羽两强之外,国力最强、最富庶的就是齐国。
郦食其自告奋勇,前往齐国去说服当时和项羽结盟的齐王田广。
要知道在那时候,项羽其实在战场上是占据优势的,又有巨鹿之战、分封诸侯等各种壮举在身。
论出身,论名望,论能力,论战场形势,项羽每一条都强过刘邦。
就是在这种条件下,郦食其竟然还是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齐王田广。
田广真的就此放弃对项羽的支持,选择带着齐国七十多座城池投入刘邦麾下。
故事如果到这里就结束,那简直是一个完美结局。
但很可惜,并没有。
当时刚刚“背水一战”击破并平定了赵国的韩信听说这件事情,心中极为不满。
老子辛辛苦苦才搞定赵国,你郦食其不费一兵一卒就搞定齐国,这不是显得我韩信很呆?
于是韩信就在没有请示刘邦的情况下,直接率领大军杀入齐国之中。
田广看到这情况顿时气坏了。
你郦食其不是说只要我投降刘邦,刘邦就不会来打我吗?
韩信怎么就带兵来了?
田广立刻找来郦食其,要求郦食其去说服韩信退兵。
这时候郦食其就说了。
韩信是大王(刘邦)的臣子,既然韩信来打你,那就是大王的意志。
大王都已经决定了,我作为臣子怎么可能去质疑和阻挠?
那样我就失去了作为臣子的大义,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了。
田广听完这番话直接气疯了,把郦食其投入大鼎之中,活活烹死。
刘邦听到这个消息气坏了,心中从此埋下了对韩信不信任的种子。
后来皇后吕雉暗中动手在长安弄死了韩信,许多人都觉得这背后有刘邦的授意。
刘邦非常怀念郦食其,把郦食其的弟弟郦商册封为信成侯,食邑六千户。
不仅如此,郦食其的儿子郦疥虽然多次被刘邦委以重任,但功劳始终不足以封侯。
刘邦不管不顾,强行任命郦疥为高粱侯,后来又改封为更响亮的武遂侯。
对刘邦非常了解的萧何等人,自然一下子就听出了刘邦话语中对郦食其的怀念。
萧何并未说话,而是看了一眼陈平。
陈平立刻会意,正色道:
“俗话说得好,士为知己者死。”
“能有陛下这般君主,才能拥有郦食其那样的谋臣。”
“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便是为此。”
刘邦叹息一声,道:
“谁说不是呢?”
贞观世界之中,头戴皇冠的李世民哈哈笑了起来。
“这个大明使者的遭遇,让朕想起了唐俭。”
唐俭,曾任大唐户部尚书,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贞观四年,李靖、李积等人奉李世民的命令出击东突厥。
定襄之战,李靖三千骑兵雪夜大破东突厥王帐。
白道之战,李积正面击溃东突厥另外一支大军。
颉利可汗一败再败,山穷水尽,企图以投降来作为缓兵之计,等待时间招揽部众东山再起。
李世民识破了颉利可汗的用心,假意让唐俭作为使者去接受颉利可汗的投降。
唐俭去到突厥大营,和颉利可汗又是喝酒又是拜把子定娃娃亲,让颉利可汗放松了警惕。
就在颉利可汗和突厥人以为得计之时,李靖李积再度出击。
唐军以苏定方作为先锋,一路奇袭突厥大营,彻底击溃了颉利可汗身边最后的数万突厥主力,并杀掉了一直鼓动东突厥和大唐做对的隋朝义成公主。
颉利可汗好不容易从大营逃脱,又被李积堵住杀了一通,最后被唐将张宝相率部生擒,拿回长安。
当苏定方带着七百骑兵杀入突厥大营之中时,作为大唐使者的唐俭就在这座大营中。
据说当时唐俭害怕突厥人找自己算账,直接让部下把自己埋在了雪里,伪装成一个雪堆。
等到战斗结束部下们再去寻找唐俭时,唐俭差点就被冻成冰雕了。
但唐俭本人对于究竟怎么躲过那场战斗一直是守口如瓶,所以真相是否如传言一般,不得而知。
不管怎么说,唐俭在这一战之中的确是立下奇功,功劳甚至可以说不在李靖之下。
即便后来唐俭因为当户部尚书时出了一些事情而被免官在家养老至今,也没有妨碍他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程咬金好奇心起来了,开口道:
“药师,定方,你们到处真没看到唐俭究竟有没有躲在雪堆里?”
苏定方忍不住笑了起来,道:
“程大人,我是全军先锋将啊,当时就是看到哪里有突厥人就往哪里杀,务求最大限度的冲乱突厥人的大营,哪里有时间去注意什么雪堆和营救唐俭大人呢?”
李靖摸着白须,同样也呵呵地笑了起来。
“老唐是打完仗之后,自己不知道从哪个角落跑出来找到我的。”
“当时他确实是相当狼狈,但那种情况下不狼狈反而才奇怪吧?”
李世民带着笑意,训斥了一句。
“好了,老唐也是大唐的功臣,你们老想着抓住别人的糗事干嘛?”
众人闻言,齐声大笑。
不过,这倒是提醒了李世民。
李世民开口道:
“派个人去问问老唐,看看他还想不想出仕。”
“他毕竟是大唐的功臣,如果他愿意的话,可以去治理西域。”
“要是他不愿意的话,就恩荫他一个儿子当知府吧。”
李治在一旁看着,心中也不由感慨。
父皇对功臣们,其实还是挺好的。
不然魏征怎么可能寿终正寝?
李靖都被人觉得是当代司马懿了,现在都还能坐在朝堂上和父皇谈笑风生呢。
只不过说来也怪,父皇对功臣好,这些功臣反而不领情,一个个总喜欢折腾出各种事情。
难道说,这是因为父皇对功臣太好了?
将来我登基之后,是不是就真的没必要对功臣们这么好了?
李治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金幕中,视频继续播放着。
【在经过一年多的准备之后,万历二十七年一月,丰臣秀吉再度出动兵马,进攻朝鲜。】
画面中开始出现一个又一个倭军的指挥官,并打出他们的姓名。
第一军指挥官加藤清正,麾下一万人。
第二军指挥官小西行长,麾下一万四千人。
第三军指挥官黑田长政,麾下一万人。
第四军指挥官锅岛直茂,麾下一万两千人。
第五军指挥官岛津义弘,麾下一万人。
第六军指挥官长宗我部元亲,麾下一万三千人。
第七军指挥官蜂须贺家政,麾下一万一千人。
第八军指挥官毛利秀元,总预备队,麾下四万人。
紧接着,是倭国水师。
第一舰队指挥官藤堂高虎,麾下两千八百人。
第二舰队指挥官加藤嘉明,麾下两千四百人。
第三舰队指挥官胁坂安治,麾下一千两百人。
第四舰队指挥官来岛通总,麾下六百人。
加上一直驻扎在釜山等地的部队,倭军第二次征讨朝鲜总计出动陆军十四万一千四百九十人,水军七千两百人。
【在出征朝鲜之前,倭国对朝鲜水师将领李舜臣心有余悸,运用反间计等各种手段,让朝鲜国王李昖将李舜臣下狱。】
【得知倭国再度来袭,李昖火速将李舜臣释放,但只允许李舜臣以白衣之身参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