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小安村是因着从南边买了一批粮食来,和反军打仗的时候又没少打秋风,才不怎么觉得。

事实上,他们所知的其他村子,谁家不是整日野菜糊糊度日。

不然来小安村找活的人咋会那么多。

之后,闫怀文又提议,若有余力,村中可收粮囤粮。

门口揣手蹲的闫玉眼睛亮起来。

收粮好啊!

将粮食卖给粮商让他们发财,不如便宜他们!

不不,不是为占这个便宜。

而是统一调度,以备不时之需。

小安营归了国公爷麾下,闫玉才真真切切感受到啥叫吃皇粮。

饷银粮草军备等物资不说十成十供应,最少也有七八成吧。

和以前小安营那抠抠搜搜的日子简直没法比。

朗朗乾坤,大晋治下。

竟还有让当兵的自己养自己的?

除了想造反的,真没见过这等稀奇事!

闫玉虽然现在身在国公军,可心还是向着自家王爷的。

他们闫家,可是根正苗红的英王党。

万一以后有万一呢。

将粮食留在关州,留在小安村,才最让人放心。

大伯给的那一大笔银子,闫玉本想进京后置备田产房产的。

可此时嘛,天平又往囤粮的一边压了压。

唉!

还是手里银子不够。

不然还做啥选择,必须都要啊!

几位村老商量之后,决定由村子出面,先从小安村内开始,有想卖粮的,村里都收了,然后再通过来村里的帮工慢慢传出风去。

小安村逢一逢六的小集也可以利用起来。

他们本钱不多,不能和那些有身家的粮商相比,都拿出来收粮又不往外卖,恐怕吃消不住,不如细水长流,按照农家人的习惯,不会将粮食一下子都卖掉,而是一点点卖一点点过日子。

以村子的名义牵头,好处诸多,一是不会乱价,二是在人心里打下小安村长期收粮的印象,三是村子地下挖的那些个地窖地道都可以动用起来存粮,村子统一安排人管理,更为便宜。

最后她大伯提到了乐山府的庄稼。

当初乐山府的百姓可是和关州签了契的,乐山府遭蛮子祸害,流离失所,大部分都逃来了关州,虽说现在已陆陆续续返乡,可中间空挡的那一段时日,可是关州军在精心照料。

按照约定,此时秋收,关州会安排人过去拉粮。

关州各县衙都分派了对应的乐山府诸县。

虎踞衙役不足,要征召民夫。

闫怀文自然要关照村里。

堂内几个老头笑得合不拢嘴。

小安村开荒的地不少,可架不住村里人太能干,这点地都不够他们三五日收的,若是再吃些劲,两日拿下也不是不能,剩下点收尾的活计,家里的女人孩子就干了,各家的壮劳力都能抽身。

他们跟着去乐山府拉粮,带出嘴去有钱挣还能顺道收粮回来,啧啧啧,没有比这再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