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七零胡同日常(4) (1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沈瑶和周淑娟过来食堂的时候,周围人还比较少。
捧着自己的饭盒去食堂窗口将做好的饭菜都打回来,两人坐在一起,面对面边吃边聊。
“小沈,你过了今年是不是满十八,对象人选方面有什么想法?”
沈瑶没有想法,只说自己还太小,可以先多干几年。
周淑娟一拍桌面,“嗐,你啊,可不能这么想。
该找还是得抓紧时间找,不然那些好的被旁人选走该怎么办。”
作为过来人老大姐,周淑娟在这方面堪称经验丰富。
她开始边吃边给沈瑶灌输自己的一些理论知识。
沈瑶:……
沈瑶艰难咽下自己口中那块肥瘦得宜的五花肉,“周姐,你是有什么人选?”想给她介绍对象?
不是沈瑶挑剔,这个年代,稍微条件出色一点的都不怎么安全。
周淑娟摇头,但她补充,罐头厂过几天要和机械厂,轧钢厂,玻璃厂等周围几家工厂一起举办有关青年男女的联谊活动。
“周姐打算让你去报名看看,不管到底成不成,咱们也不亏。”
说到后面,周淑娟特意小声嘀咕,联谊吃喝都是机械厂和轧钢厂负责,除了坐车过去需要钱,其他完全免费。
沈瑶:……
“周姐放心,我一定准时过去。”
年代版的相亲大会啊,那不错,她过去能长长见识。
反正六七十年代,男女结婚的年龄是男二十,女十八。
沈瑶这个年纪,等今年的春节一过,明年开春就能去民政局领证结婚。
周淑娟听沈瑶点头答应,当即笑的合不拢嘴。
还得是自己看重的小沈知道好赖,其他人说了还有空嫌弃这个嫌弃那个。
哼,她手里可是有最新消息,机械厂那边好几位专家级别的青年才俊都要参加这次的联谊活动。
让那些平日眼光高的小姑娘不去,好青年通通都便宜给别人。
沈瑶自然不是周淑娟口中的别人,不然周淑娟也不会特意说出来。
当然,周淑娟留了一个心眼,有些话没有说的太过直接,也是怕机械厂那边会临时变卦。
到时自己丢了面子,日后还怎么在小沈跟前保持威严。
沈瑶:……
两人吃完午饭,又挂紧时间休息了一段时间。
等到下午时间一到,立刻换上衣服去车间忙碌。
直到了晚上下班时间,沈瑶换好自己衣服,先是去后勤处将自己的名字报上,跟着挎上背包坐公交汽车回家。
“天天坐公交还是太慢,过两天姥姥带你去买辆自行车。”
周姥姥看着又一次摸黑回来的沈瑶,顿时心疼的不行。
也是上了班,沈瑶才知道上学的快乐。
不是工作累,是路上耽误时间太长,这个年代又没有高度发达的交通工具,只能忍着。
“姥姥,自行车要票。”
沈瑶撅嘴,难得周姥姥过来沈家这边吃一顿饭,袁丽特意将沈瑶带回来的几盒罐头都起开摆盘。
别说,自从沈瑶去罐头厂工作,隔三差五就能拿些‘瑕疵罐头’回来。
自然不可能都是厂里送的福利,还有不少是沈瑶自己花钱从其他人手里买来的。
反正沈瑶不差钱,如今又有这么一个光明正大的货源地,肯定不能亏嘴。
袁丽为此说过沈瑶几次,但在沈瑶点头知错,坚决不改的做派下,只能认输。
如今他们沈家真的是吃喝不愁,连出车一趟瘦五斤的沈自在都将体重补了回来。
周姥姥拍了拍挎兜,“票有,到时姥姥带你选车。
咱们就买凤凰牌自行车,大牌子货,贵是贵点,经得住用。”
沈瑶激动的连连点头,同时不忘说自己有钱。
“妈,你和瑶瑶过来吃饭。老沈,去把两个小的叫回来。”
袁丽在厨房喊了一嗓子,沈家其他人立马动了起来。
很快,饭菜上桌,几人坐在一处吃吃喝喝顺便聊天八卦。
先是袁丽感慨医院不安稳,每天都乱哄哄,闹的厉害。
再是沈自在说出车困难,有人劫车还不算完,最严重的是将车和人一道抢走。
周姥姥听完唏嘘,“这事闹的,你们两个自己当心点。
尤其是小丽,你这人急脾气,遇事总喜欢冲到前头。
小沈我倒不担心,你脑瓜子灵活,到时请个病假,先跑跑市内短途。”
说完这一对夫妻,周姥姥又关心沈瑶的工作生活。
沈瑶这里自然是一切都好,顺便将口中的饭菜咽下,“下周机械厂和其他几个厂一块举办联谊活动,我们组长和我讲了,我干脆报了名。”
袁丽夹菜的筷子一顿,“联谊?”
沈瑶点头,“里边有不少青年才俊,去看看也不错。”
周姥姥赞同,“是该看看,你这年纪也不算着急。
但有好的,咱们就先处着,不能和其他人似的,腼腆没用,得学会优先争取。”
与这个时代的背影相比,周姥姥的某些思想过于前卫。
这也与周姥姥的自身经历有关,没有周姥姥的不懈努力,就没有沈家今天的热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姥姥放心,我都明白。”
来到这个时代虽多有不便,但沈瑶该完成的任务还是会完成。
不光是为了任务结束后的奖励,还有就是那与她的生存有关。
对还没有活够的沈瑶来说,不就是让她生孩子,小意思~
晚饭吃完,周姥姥在沈家待了一会儿就要离开。
袁丽让沈自在送送自己亲妈,转头回屋又给沈瑶取了一百块钱。
袁丽在医院工作,又是小组长,自身资历再加上亲爸亲妈的脸面,一个月的工资将近五十。
沈自在干的长途司机,出车有补贴,再加上一些隐形福利,每个月下来也有五六十块。
光是他们两个人的工资就足够沈家五口人的日常吃喝。
何况周姥姥退休干部,每个月四十,手中又有姥爷留下来的那些棺材本,沈家的日子过得正经不错。
只不过袁丽和沈自在比较低调,周姥姥也不是大大咧咧的性子,所以他们家在筒子楼不算出名,一般人都会下意识的忽略掉他们。
“自己收好,买自行车不能让你姥姥出太多钱。”
沈瑶接过后点了点头,她手里还有一些私房,凤凰牌自行车在百货商场卖一百七一辆,他们完全买得起。
有了买车事宜挂在头顶,沈瑶这几天干活都格外卖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