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夏去秋来, 徐思婉在秋日第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里与莹贵嫔闲坐廊下烹起了茶。

她们原是要一起下棋的,无奈莹贵嫔棋艺太差, 棋品也不好, 总不甘心地想要悔棋。一来二去徐思婉就不肯与她下了,索性让人收了棋盘,拉她到廊下观雨去。

秋雨一过, 天气就骤然冷了。徐思婉将茶烹好,莹贵嫔就将茶盏捧在了手中,望着坠落到前院小湖中的雨丝,笑了声:“对了, 下棋下得倒差点忘了与你说, 陛下大概很快就要忍不得林家了。”

“这么快?”徐思婉给自己也斟出一盏,抬眸看看她, “怎么说?”

莹贵嫔兴致勃勃道:“昨日我去清凉殿前候见, 到了殿门口,听见陛下正在殿里发火呢。说林家的做不好分内之事, 任由若莫尔闹成这样,还要来掺和后宫是非……不过最后倒也没将这话传出去,还让人嘱咐太医好好为林嫔看伤,还赏了林家些东西, 算是安抚了林家。”

说罢抿了口热茶, 又言, “我倒不大明白了,一直以来,后宫与娘家各自避嫌也算不成文的规矩, 谁也不想落得个朝堂后宫相互勾结的名声, 连我这样的出身都知道这一点。林家怎的一被挑唆就来为林嫔说话了?这么多年的官场, 都白混了么?”

“他们当然是没白混的,走到这一步,无外乎两个缘故。”徐思婉衔着笑,咬了口桂花与豆沙制成的茶点,“一则是否会铤而走险,无非取决于利害有多少。我让他们觉得若林嫔没了,他们林家会少一大助力,他们为着前途自然要试一试。况且,陛下这个人呢……”

她想起皇帝,不由摇起头来:“他心底有多少不满,面上却总能维持体面。林家只知他已动摇想战,却不知他暗地里已存了多少不满和怨气,所以觉得一试也无妨,觉得陛下就算不肯宽宥林嫔也不会怪他们。”

莹贵嫔听罢点点头:“这倒是。若是林嫔倒了真会伤及整个林家,那怎么也要试试力挽狂澜的。”

“嗯。”徐思婉颔首,继而一哂,“二则便是……姐姐只想着林家这么好骗,官场是不是白混了,却忘了要混到宫正司当个掌事也绝非易事,若连三寸不烂之舌都练不出来,那也真真儿是白混了呢。”

“怪不得,我那日还琢磨来着,暗想你找谁递话不好,何必去找宫正司?原来是看中了人家游说人的功夫。”

“不然何必绕这么大弯子呢。”徐思婉轻轻啧了声,“现下只需看林家自己将自己人拉入深渊就是了。陛下本就为若莫尔的事烦着心,林家这时候越来为林嫔说情,陛下就会不满越甚。而陛下不满越甚,林家为了保住与陛下的情分,就越要护着林嫔,迟早将自己扯入死局。”

而她们则只需等着,只要等到若莫尔真正宣战,大权落到将领们手里,一时就轮不到鸿胪寺说话了。到时皇帝自也不必再忍着这样的不快,大可将新仇旧恨一并发作。

而徐思婉手里握着林嫔的把柄,再加上这桩桩件件,只消在时机成熟时尽一尽力,就极有可能将整个林家一并拔除,让林嫔再也没有翻身的余地。

顺便,也可让朝堂上的水更浑一些。

莹贵嫔悠然点头,侧倚着廊柱思忖半晌:“现下这事成了,她安在宫正司的那人也跳了出来,是不是可以除掉了?官居要职,早晚是个隐患,又是宫正司那样的地方,可别让他寻个机会栽赃咱们。”

“不急。”徐思婉心平气和地笑笑,“咱们想往林嫔耳朵里扇风并不容易,如今既有这么一个人可用,就先留着多用一用。过两日我会再召小路子来一趟,还有些话需要他去说,另也还有件事,需要姐姐帮忙。”

莹贵嫔点点头:“什么事,你说?”

“我需要姐姐为我从教坊引荐两个人,一则自是要信得过,二则是要生得漂亮,越美越好,三则最好才艺也拿得出手。”

这样的要求听得莹贵嫔一愣,打量徐思婉两眼,她就有了猜测,黛眉不由蹙起:“你莫不是要引荐给陛下?”

“正是。”徐思婉点了下头,“但我不会真的推举,只是做给林嫔看。”

“给她看这个又是什么打算?”莹贵嫔拧着眉,下一瞬就摇了头,笑意复杂,“算了,我不问了,我只管看乐子便是,人我帮你找找。”

“多谢姐姐。”徐思婉边笑边执起茶壶,行至她面前,为她添了一盏,“等事成了,我再请姐姐喝好茶。”

只要能看乐子,莹贵嫔办事总是很快。徐思婉在两日后就见到了莹贵嫔挑来的人,一个与莹贵嫔一样是舞姬,徐思婉白日里见了她。另一个是琵琶乐伎,徐思婉在夜深人静时向吴充华借了人,悄悄传她到了跟前,没让宫人记档,教坊也只道她是去见了吴充华。

至此又过了不长不短的一阵子,徐思婉期待已久的事情终于来了。

中秋刚过,边关就传来急报,道边关烽火已燃,若莫尔终于宣战。

事情到了这一步,便算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大魏朝十余万将士集结,随时准备奔赴边疆。

与此同时,皇帝回宫的日子也被一再推迟,到了八月末,皇帝下旨先行秋狝,以振士气。

秋狝所用的围场恰好离行宫不远,这样的安排再合适不过,免去了许多麻烦。但离得再近,皇帝也是要去围场扎营的,总没道理在这个时候还住在极尽奢华的行宫之中。

于是行宫里免不得忙了一阵,偏在这样的时候,太后再度病倒了。

她入暑时就曾病过一阵,太医说是胃经不调。这回犹是同样的缘故,却来得更为严重,发病当日就呕出一口鲜血,腹部剧痛不止。

可大敌当前,笼络军心最为要紧,秋狝不得延缓。皇帝只得将照料太后的事暂且交与皇后,皇后除却传召太医,还命钦天监看了天象、又算了卦。

钦天监次日就回禀说是近来事多,煞气太重,冲撞了太后,需添些喜事冲上一冲。皇后便向皇帝请旨大封六宫,但虑及正有战事,免去了册封礼,只抬一抬众人的位份。

皇帝忙得无暇顾及此事,随口就准了。旨意很快就颁了下来,晋吴充华为正二品昭仪,为九嫔之首;莹贵嫔为正三品婕妤,与九嫔也只一步之遥。

往后,徐思婉晋做正四品贵嫔,成了一众新嫔妃里第一个位居主位的,余下的小嫔妃也多多少少晋了些许,就连从不曾得幸的思嫣也晋了半品,为正七品充衣。

如此一来,战事闹得再凶,宫里也实实在在地多了些喜气。思嫣到漪兰阁找思婉小坐的时候,掰着指头数了一遍,没晋封的竟只有林嫔与楚少使了。

又过两天,天子起驾去往围场。因皇后自请留下照料太后,皇帝就只带了莹婕妤与徐思婉同往。

马车在山涧颠簸了大半日,总算到了地方,这路实在比从京中到行宫要难行许多,莹婕妤受不得颠簸,下了马车就吐了起来。

徐思婉立在旁边拍着她的后背给她顺气,她许久才缓过来些,接过宫女奉来的茶盏漱了口,脸色苍白的埋怨:“这什么鬼地方,早知这么苦,让林嫔来好了!”

徐思婉听得扑哧一笑:“好了,姐姐别抱怨。晚些时候若陛下能赏些猎物下来,我陪姐姐一起烤着吃。”

莹婕妤这会儿却很没这个心情,摆着手连声说没胃口,就自顾寻自己的帐篷去了。

徐思婉便也先去歇着。在围场这样的地方,就是身份太尊贵也住不了太好,天子的主帐分前、中、后三帐,她与莹婕妤、还有各位将领、宗亲则是前后两帐,侍卫宫人们则皆只有一帐了,身份低的还要几人同住。

但好在,地方虽不宽敞,徐思婉的床却是从行宫里拆了带出来的。她走进后帐时,唐榆已领着人将床搭好,兰薰桂馥在忙着铺被褥。

徐思婉无意催促,就坐到一边等,转眼间宁儿打了帘子进来,手里捧着几支桂花,朝徐思婉福了福,去问唐榆:“唐哥哥,您看这花行吗?”

唐榆扫了眼,一笑:“挺好,拿去插瓶吧。”

宁儿乖巧地去寻花瓶,徐思婉望着那几支桂花思索片刻,问她:“花在何处采的?”

宁儿立时规规矩矩地站定了,回道:“北边的山脚下有几株桂树,开得正好。”

徐思婉:“远么?”

“不远。”宁儿摇摇头,“走上一刻就到了。”

“好,那明日你带我去瞧瞧。陛下围猎我大抵也无事,正可四处走走。”她道。

宁儿闻言自是欢喜地应下,徐思婉无声地睇了眼唐榆,唐榆心领神会,默然低下眼帘。

翌日天明,皇帝在天不亮时就已起身,一众宗亲、将士亦都起得很早,简单用过早膳就准备出去围猎。

是以晨起时的营中极为热闹,有人准备着弓箭,有人检查着马匹。膳房所在的位置更已飘起炊烟,香气渐渐漫开,虽不及山珍海味那样鲜美,却也足以在清晨引得人们食指大动。

西侧营帐间的一条岔路上,唐榆张望了许久,终于见小林子匆匆而来,离得老远就喝起来:“让你传个膳你干什么去了?让贵嫔娘娘好等。若不是宁儿瞧见你往这边来,我还找不见你。”

小林子擦着额上的冷汗,点头哈腰地辩解:“哥哥别生气,下奴也不知怎的……还没找着膳房的地方。”

“笨!”唐榆在他头上一拍,往东侧一指,“膳房在那边呢,你不认路?”

“我……”小林子这才惊觉自己走错了方向,神情一僵,更是局促起来。

“快走吧。”唐榆皱眉,不欲再做多言,拎着他就走,“娘娘一会儿还要去北边的山下采桂花,你再慢一点,都可直接等着用采来的桂花做点心了。”

不远处的营帐边,正给高头大马梳着鬃毛的男子手上稍顿了顿,直待他们走远了些,才抬头望了一眼。

“贵嫔娘娘”。

原先的莹贵嫔刚晋了位份,现下的贵嫔,应该只有一人。

卫川深深吸了口秋日里凉薄的空气,思绪敏锐地捕捉到“北边山下”几个字,心跳都不由漏了两拍。

他已很久没见过她了。

但仅仅一瞬,他就按住了这股念头。

适才那两个宦官将话说得太明白,虽则听来只是闲聊,与他半分关系也无,却准确地递出了这样的字眼。

他不知他们的来路,不能这样轻易地就被勾了去。

卫川定住心神,平心静气地继续给马梳好毛,便回到帐中用早膳了。

徐思婉梳妆妥当,就与唐榆和宁儿一道出了门。宁儿没什么心思,听说她要去采花,就领着她往山脚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