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这趟在家不能过夜, 到了下午要走之前,穆冰莹和她妈一起到队里找蔬菜秧苗。

有的菜不是撒种子下去就能长出来了,很多都需要育苗移栽,例如辣椒, 茄子, 西红柿,南瓜, 冬瓜, 白菜,莴苣等等, 村里有专门用来育苗的仓库, 穆冰莹准备多带一些回去。

岛上运输蔬菜不方便,她特地留出了前院菜地,用来种植蔬菜,供家里日常所需, 再多带一些分给不是当地人的邻居。

“冰莹,种子多拿几袋吧?”

村支书手上拿着一沓蔬菜种子,看那架势是打算全都给穆冰莹带走,一点都不心疼。

他确实不觉得心疼,这么多种子假起来还不到两块钱, 穆冰莹在这趟回来,帮小儿子捎带了五十块钱给家里, 这距离小儿子走才过去两个多月, 以前哪敢这样想过,这还只是他的小家庭。

村里因为谢工头介绍的活, 出去一趟, 一个多星期就能多挣好几块钱回来, 这搁以前哪有这样的事,还不都是冰莹出息了,想着村里才有的好事。

他们现在就巴望着冰莹提点需求,好尽一尽感谢的心意。

“谢谢三大伯,放那边袋子里吧。”穆冰莹手上正拿着一个小土团,小土团里长着一颗翠绿的叶苗,这是小米椒苗,“三大伯,这些供销社什么价回收,我等下

都把钱给村里。”

“你这孩子,说什么糊涂话,一点秧苗哪还用得着你给钱。”村支书帮着蹲下一起把秧苗放到袋子里,“本来还有事想说,自打村里祠堂和族谱被你毁了之后,一直搁置着,毕竟砸能光明正大的砸,想修缮就不能光明的修了,这不国情越来越好了么,就想让你看看我们设定好的初版族谱。”

穆冰莹听说过族老们在修族谱的事,“现在修订成什么样了?”

“小升,把族谱拿过来给冰莹看看。” 村支书知道穆冰莹马上就要走,是带着族谱过来的,“现在就是按辈分年龄排,有些长辈我们都不知道具体名字,跑了好多地方,找到她们娘家村,才把名字给凑上,有些实在是找不到根源了,连族老和前村的族长都不知道名字,实在没办法,只能还是写她们原来在族谱上的称呼。”

穆冰莹洗干净手,接过新族谱翻了几页,大部分女性长辈确实都有了自己的名字,已逝的人会在下面勾一个圈。

翻到后面,看到了熟悉的那些堂姑名字,出嫁的会添上出嫁二字,旁边还会具体写上小字,标注嫁给谁,嫁到什么地方去了。

最让穆冰莹感到满意的是,族谱不是男人一排,女人一排,是按年龄去排,其中不乏女孩排在男孩前面的家庭。

翻了几页,穆冰莹脸上出现笑容,从现在开始,祭祖的时候再也不会有成年女性,甚至上到四十岁的女人,排在刚出生还不会走,需要人抱着的小男婴后面的情况发生了。

“三大伯,族谱的意义除了让族人关系更紧密,还有一些实用性价值,如果没有实用性价值,那这族谱和别人家里有事记录送礼来往名单的册子,就没什么区别了。”

“这事我们都商量过了,决定模仿前村,每年给族谱上最大的长辈一些白面米粮,像是为国家人民上战场,因伤退下来的长辈,平时更要优待善待,孩子这方面,谁要是想读书,学习好的就尽管读,家里实在出不起,就由村里出,这事我也和社员们开会讨论过了,每个季度家家户户都同意出点钱放到族里,当然,平时我不会忘记督促他们,不能偷懒,不能光想着族里的钱不干活。”

穆冰莹听完笑了,“三大伯,尊老扶幼,你们想的很好,这才是族老真正的实用价值,每个季度各家出多少,也算上我一份。”

“你们家也会出的。”

“这是我和长逸个人出的心意。”

“那行。”村支书笑着道:“反正我就是替族里保管,冰莹啊,希望村里多出一些像你这样的孩子,我不是说大富大贵,是希望他们都能多读书上进,读书多懂道理了,日子就不会差。”

“三大伯现在这么重视村里孩子教育,肯定会如你所愿。”

“哎,不是说村里建幼儿园和中学了吗?”顾长逸进来后正好听到对话,“莹莹,我们还没去看过呢,要不去看看,看有没有能帮得上忙的地方。”

“没什么需要你们帮忙的。”村支书摆手,“现成屋子,书桌也不用多好,山上都是木头,又有现成木匠,不需要你们操心。”

穆冰莹好奇问:“老师了?是谁来教初中?”

“是当初公社中学教过你的班主任俆利文,上面要调他回城,他不愿意走,说是城里没亲人了,又习惯了乡下,才自告奋勇来村里教书的。”村支书脸上突然笑开了花,“公社求他留下他都没留下,就是因为你,因为咱们村重视教育,他才硬搬到村里来,现在前后村好多学生不去公社上学,都来咱们村上学呢。”

“是吗。”穆冰莹跟着笑了,“那还真得去看看学校。”

“莹莹,你去看吧,剩下的我来弄。”王雨娟端着一筐茄子苗进来,“反正就是多拿一点,塞到车厢塞不下为止,还要方便好卸。”

“那嫂子,你帮我装,我过去看看。”

村支书乐呵呵转头走,穆冰莹刚想跟上去,肩膀被嫂子用胳膊抵了抵,耳后传来嫂子的小声嘱咐:“莹莹,咱们家出钱了,你也给村里出钱了,别再上支书的当,给村里学校哗啦啦出钱,那些书桌,算下来都是我们共同的财产嘞,我们什么话都没说,都给学校用了,已经够了。”

“知道了。”穆冰莹笑了笑,与顾长逸一起走出大仓库。

村里幼儿园和初中就是在原来的小学旁边,加盖了三间房间,一间是幼儿园,另外两间是初中,带个院子,要安静些。

中学人确实不少,大约有二三十个学生,她们村里没这么多大孩子,一看就是隔壁村的人。

穆冰莹到的时候,中学才刚下课。

徐利文看到了她,急忙走出来,推了推用白胶带粘住的眼镜框,“穆冰莹,我总算是看到你了。”

穆冰莹笑着打招呼,语气里带着尊敬:“徐老师,好久不见,您还是那么精神。”

“这是你的丈夫吧,他才精神。”徐利文从课本里翻出一本南燕上册,“这本书可是我特地骑车去县里书店买的,非常优秀,跟你以前写的作文一样优秀!”

“冰莹优秀,那是所有人都知道了。”村支书脸上带着自豪,“徐老师,冰莹来就是看看学校,冰莹,你看,学校是不是还行?有哪里你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吗?”

穆冰莹从教室里观察到操场上,没什么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唯一就是觉得学生们都太瘦了,有些女孩头发都发黄,已经不能说是营养不良了,压根不知道一天能不能吃满三顿饭。

“徐老师,您觉得有哪里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基础设施很好了,不过,除了穆溪村,其他村的村民思想观念还没有跟上,你们村已经明确规定,每个孩子至少得读到初中毕业,其他村很多都不愿意让孩子上中学,要留她们在村里挣工分。”

徐利文看着下课后缩在位置上不动,节省力气的学生,“来上学的大部分也是早中午饭并作一顿,其实就是一张饼子或一个杂粮馒头,下一顿得到晚上放学回家才能吃,条件着实艰苦。”

“确实是,有些愿意让孩子来上学,还是徐老师一家一家去劝说好几次才同意。”村支书叹气:“也是因为有你这个例子在前,那些人看到了希望才愿意将孩子送来读书,否则没那么容易,咱村也就勉强供自己人温饱,没办法给这些学生供饭。”

穆冰莹看着一个个瘦成麻杆,精神萎靡的学生,又与顾长逸对视一眼,知道他是百分之百支持她的决定,再三犹豫后道:

“支书,徐老师,我出一部分钱去供销社购买玉米面和大米,下午一点供给中学生吃,每天三斤玉米面配一斤大米煮粥。”穆冰莹目光朝着教室,“这个粥只给中学生吃,另外,每天打散五个鸡蛋放到粥里。”

徐老师面露惊喜,“穆冰莹同学,这会不会太为难你?”

“能为学校出一份力,为难一些我们也愿意承受。”穆冰莹没透露真实财力情况。

一斤玉米面七分钱,一斤大米一毛五,三斤玉米面一斤大米煮粥,每天大约三毛六,三分~五分钱一个鸡蛋,五个鸡蛋按两毛五分钱算,这顿浓稠又有营养的粥,大约在五六毛钱,一个月在十五六块。

这样算下来,的确会为难大部分人,或者应该说是为难社会上百分之九十的人,因为让村民都羡慕的工薪阶层,一般也就三十来块钱一个月,这十五六块钱,几乎就是半个月工资了,一年就是接近二百块。

但是这对于她来说不算为难,她现在的千字稿酬已经涨到二十六块钱了。

之所以用玉米面,是因为玉米面不要票,也是最常见最低调最不惹眼的杂粮,放点大米是让粥变得更浓稠,扛饿,否则光喝玉米面,胃里还是空荡荡的。

放一些鸡蛋,是让正处于发育关键期,却经常被家里忽略的十岁以上年龄段孩子,补充一些营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