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是这样的吗?

自从那晚通话之后, 陈缘知便一直对此抱有疑虑。

她知道,许临濯不会对她撒谎,这个人撒谎时不会是这种淡漠的神态。但她敏锐地感觉到, 白煜华在面对许临濯时,除开那种别扭之外, 隐隐约约带着她所熟悉的东西。

像是下意识地仰望某个人太久, 由心而生的自卑和向往在心底湍流不息,泥泞成结。

陈缘知不知道该开口说些什么。她的感觉也只是凭空而生, 没头没尾,说出来也安慰不了许临濯。

许临濯那一头只沉默了两秒, 随即陈缘知便听到了一声轻笑,“不说那些了。其实今晚我还有一件事, 打算告诉你。”

陈缘知:“?”

陈缘知好奇道:“是什么?”

许临濯:“我们的事情,妤洙,她也知道了。”

……

国庆之后回校, 也许是因为提前宣布了十月末的期中考, 又也许是因为直到寒假之前再也没有假期, 年级里的氛围变得更紧张了些,高三的压抑里,透着沉闷乏味的秋潮。

自从陈缘知从许临濯那里得知自己的同桌已经发现二人暗度陈仓之后,她面对着胡妤洙时, 便一直有些心虚和提心吊胆。

陈缘知总想着,她的亲亲同桌可能下一秒就会转过脸来,笑着质问她为什么瞒着她谈恋爱。

陈缘知:“……”谁懂, 心理压力真的很大。

但奇怪的是, 胡妤洙却一直没有和陈缘知摊开来讲这件事,平时和她说话的频率不减, 神情自若。

自从第一次月考之后,班主任林青涛便开始每周给班里布置一篇作文,自己也会专门腾出一节课来评讲作文。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两周,陈缘知逐渐清晰地意识到了一点——自己的作文尚且存在着很多不足。

“你对自己的作文还不满意?”

陈缘知看向胡妤洙,手里拿着刚刚发下来的作文纸,上面标注着一个鲜红的“49”,她轻轻点头:“这个分数,在班里都算是倒数了吧?”

陈缘知一向认为自己的作文分数是够用了的,来到元培班之后才发现还不够。

元培班里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稳定在二类文的水准上,每次都能拿到一类文分数的更是一大把。

可她这么久以来,无论是班内布置的作文还是学校考试试卷上的作文,一直都是徘徊在49分,迟迟无法突破50分的界限。

胡妤洙:“你别心急,涛姐她是个很厉害的语文老师,你跟着她的脚步去学,每次有错的地方就改正过来,很快作文分数就能上去的。”

陈缘知:“我想知道我的作文具体欠缺了什么。”也许她应该亲自去找林青涛。

胡妤洙点点头:“那你就去找她评文吧。等她有空的时候,你就拿着你的作文去找她就可以了。”

陈缘知也是这样想的。因为林青涛是语文老师,陈缘知其实鲜少去问她问题,真的站到她面前被当面评文时,陈缘知瞧着林青涛面容严肃的脸,内心竟然爬上了一丝忐忑。

林青涛看完她这次写的作文之后,放下作文纸朝她看来:“缘知,你自己先来说说吧。你觉得你的问题出在哪里?”

陈缘知:“我的论点不够出彩。”

林青涛敲了敲桌子:“还有呢?”

陈缘知眼底浮起一点茫然,她看着林青涛,半晌后,又补充道:“还有就是,文辞还不够简练。”

林青涛点了点头:“看来你也有意识到一点自己的问题所在了。”

“你问我你的作文欠缺了什么,这就是我要告诉你的答案。我不给你五十分以上的原因,就是因为你过于注重辞藻了,反倒显得题干思想的剖析太浅薄,浮于表面。”

“好的文笔在高考作文里固然加分,但高考考的不是散文,是议论文。如果你空有文笔,文章却空泛浅显,是不可能达到一类文的标准的。”

“一类文考验的不止是对高考作文的纯熟度,还要有在高中生里也足够出彩的观点。比起文笔,如何灵活地运用材料,如何迅速归纳导语要点,如何精准把控行文节奏,如何巧妙搭建与众不同的框架,如何树立明确且有个人特色的中心论点,才是高考作文的精髓。”

林青涛看着陈缘知:“老师看你的作文也能够看得出来,你读过很多书,也很有自己想法,是个思想很成熟的孩子。你缺的只是训练,只要你把你的调性转过来,老师相信,你的作文最终也能走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因为高考作文里最难得的一样东西,你其实已经有了。”

陈缘知抱着作文纸回到座位上时,胡妤洙看到她的脸色,还以为她被林青涛说了什么不好听的话,面露迟疑,“缘知,你是……刚去找涛姐评文了吗?”

陈缘知反应很迟钝地点了点头:“……嗯。”

胡妤洙皱着眉看她,绞尽脑汁地想着自己该接一句什么话比较自然,能够安慰到眼前这个貌似受到了打击的小孩,然后她就听到陈缘知突然开口了:“妤洙,我一定要考一次满分作文。”

胡妤洙有些傻眼:“啊?”

陈缘知却摇摇头,不肯再详细说了:“等我详细做个计划,把作文分数提高上去。”

胡妤洙:“不是,林青涛和你说什么了,你突然打了鸡血?”

陈缘知:“她没和我说什么。”

但林青涛对她说“我觉得你可以做到”的那一刻,她的心底却悄然震颤起来,等陈缘知走出办公室时,才感觉到满心的热血澎湃不息。

陈缘知这才意识到林青涛这个老师的厉害之处。她是一位充满了力量感的女性,是陈缘知迄今为止的人生里都鲜少见到的一种人。直言不讳,悍然无惧,她直白地提出意见,指出不足,但却并不是一味地指责,她在看到学生的缺点时,也一并看到了对方的闪光之处,并且坦然地对学生说明一切。

真诚,而且是充满了力量的真诚,坦率直白之下亦柔风顿草,犀利果断之余也温言熨语。

鼓励的作用永远大于指责。因为大多数人很容易消沉,很容易就此认命。教育之下,比起纠错责备,更好的做法其实是给予厚望和期许。当你对一个人说,你相信ta未来会成为一个很优秀的人时,ta也向着这样的未来更近了一步,因为你的希望在脱口而出的那一刻,会成为ta的底气和力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