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我一直以为我很优秀,但现在……我不确定。”朱同苦笑道,“外人都说我文韬武略无一不通,但我真的通了吗?我只是书读得多,用起来的时候总是手忙脚乱,许多事都要知省手把手的教,给知省添了很多麻烦。”

“但大哥……大哥很容易就跟上知省的步伐,不需要知省多教导,就将事情办得稳稳妥妥。如果换做是我出使,我断然做不到大哥那么好。”

朱同痛苦道:“父母在,不远游。家中总要留下一个人照顾父母,留下后路。大哥是不是让着我?大哥是不是……是不是为了让我能出门,故意藏拙?”

“啊,你在想这个啊。”朱标捏了捏自己的小下巴,道,“你想太多。你经商确实比不过朱异,但文韬武略朱异确实比不上你。你就是比他学问好,这是事实。”

朱同没有回答,但脸上的痛苦神色并未减轻。

朱标道:“大同,你说我比起刘琏如何?谁更优秀?”

朱同立刻道:“知省你为何会如此对比?刘琏在这,他一定无地自容。”

朱标严肃道:“但是他会诗词歌赋,还会画很漂亮的山水画,字也比我好看。”

朱同哭笑不得:“能这么比吗?”

朱标道:“怎么不能?这不是你现在在比较的内容吗?”

朱同愣住。

朱标笑道:“人有所长亦有所短。你饱读儒家经典,知道不能用自己的所长比别人的所短。但你也不应该用自己的所短比别人所长啊。你读书读得好,你哥经商经得好,这是事实。但这不代表你比你哥优秀,也不代表你哥比你优秀……”

朱标想了想,道:“不,按照世俗观念,其实你比你哥优秀,因为读书可比经商高贵多了。所以你才是朱家麒麟子,并无错误。”

朱同若有所思。

朱标又道:“再者,朱异那混蛋……啊,别瞪我,你哥确实该被骂。那个混蛋绝对不是藏拙,他只是单纯的懒,单纯的不想出门,也单纯的不想努力奋斗拼搏。所以有上进心的你出门打拼,没上进心的他留在家中舒舒服服提前养老,这就和渔夫打鱼农夫种田一样,是家中长辈正常的安排。你不需要愧疚,更不需要怀疑你父亲和你大哥在这背后有什么偏袒你的心思。”

朱标笑道:“你要是实在想不通,我让你哥回来帮你干活。那个懒蛋,就要人用鞭子狠狠抽,他才肯好好做事。”

朱同不知道该做出什么表情什么回应好。

他只能挤出一个哭笑不得的表情,道:“大哥现在有重要的事,知省别开玩笑。我明白了,以后我不会再钻牛角尖。”

朱标道:“不过你倒是可以把你现在的疑虑写信告诉你大哥。兄弟之间开诚布公,比其他人的开导更好。你们是最亲密无间的兄弟,有什么就要直说。”

朱同好奇道:“这是知省的经验?”

朱标点头:“是。我认为家人在重大的事上不能隐瞒,特别是会危及感情的事……”

朱标的脸色一沉:“本来应该是这样。”

朱同疑惑:“知省,你想到什么不好的事了吗?”

朱标收起脸上的阴沉,道:“没什么。好了,想通了就去给你哥写信,和下一批出港的船一起送给你哥,然后回去工作!啊啊啊啊,我的粮仓!”

朱同立刻提着袍子,在朱标痛苦的咆哮声中跑了。

再不跑,他也要被知省大人嚎得心疼了。

朱标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回来询问皇帝知不知道空印的事,把一桩吏治上的大案消灭在萌芽中,回来居然得到如此噩耗。

即使知道粮仓里空空无也,他也骑着自己的小矮马在各个粮仓中巡视了一遍,然后看着空荡荡的仓库垂泪。

真的是连老鼠都嫌弃的粮仓啊。

朱标十分痛苦,让人把自己的痛苦写在了报纸上,还配了自己在空荡荡的粮仓中茫然四顾的图。

刘琏是这一期报纸的主编,提笔给这幅图写了一首诗。

这诗的内容,就是咱们伟大的知省大人看到粮仓打仗打空了,立刻亲自去高丽和倭岛做生意,又四处筹借,终于让粮仓慢慢填满。

当知省大人高兴地返家,却得知亲堂兄和亲表兄又出征了,现在粮仓里比之前还空,连老鼠都不会光顾。

其实早就应该通过劳动改造,但每次都要故意弄出一点小问题,让自己继续待在劳动改造营混吃混喝的王亮老先生看到最新一期报纸,惊讶道:“粮仓空了?这种事怎么能写在报纸上?百姓不会惶恐吗?”

王亮的同事是一位主动来劳动改造营教人识字算数的老文人,姓赵。

赵老先生一边看报纸,一边道:“会吗?现在大家都收了粮食,心里不慌。”

王亮道:“就算百姓家中有粮食,但官府没了粮食,他们不是更慌张,担心官府抢粮食吗?”

赵老先生失笑:“怎么可能?好吧,在其他地方可能,在北直隶……嗯,至少北京不可能。咱们的知省能在粮仓里缺粮的时候出去经商把粮仓填满,这次粮仓空了,知省也一定会想办法。他顶多收紧救济粮,但绝对不会去搜刮百姓手中的粮食。倒是……”

王亮疑惑:“你们就对他这么信任?倒是什么?”

赵老先生摇摇头,笑道:“倒是百姓们看到报纸上的事,可能会主动献粮。不过知省肯定不会收。”

“主动献粮?”王亮满脸不信。

赵老先生开玩笑道:“要不要打赌,就赌你一幅字?”

王亮道:“你想要字,我给你写就成,还需要赌?”

赵老先生道:“那就赌你院子里那盆花。”

王亮骂道:“这才是你真正的目的吧!”

赵老先生大笑。

两个老头子向劳动改造营的军官请了假,回了一趟北京城。

他们还没进城门,王亮的那盆花就输给赵老先生了——城门口排着长长一队推着小推车的百姓,小推车上的箩筐中都是稻谷小麦。

如果不是士兵们正在努力劝说百姓们把粮食运回去,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是官府运粮或者征粮呢。

王亮站在城门口,看着这壮观的情形,半晌无语。

赵老先生笑道:“看吧,我说对了。”

王亮沉默了半晌,声音颤抖道:“这就是民心?”

赵老先生笑得更响亮了:“老百姓是知恩的。”

王亮尖锐道:“如果知省不想让老百姓送粮食给他,又为何要在报纸上说这件事?”

赵老先生摇头:“这我就不知道了。”

“这个我来解释吧!”

王亮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他回过头,看到知省朱标的亲爹朱国瑞正笑着站在他身后,看着长长的百姓运粮队。

朱国瑞偶尔会来找王亮聊天,学习元代朝堂的一些运作。所以作为王亮同时的赵老先生也认识“朱大商人”朱国瑞。

“朱老大人,你亲自来劝说百姓回去?”赵老先生好奇道。

朱元璋连连摆手:“老先生叫我国瑞就好。”

赵老先生笑道:“你是知省的父亲,我还是叫你朱老大人更好。”

朱元璋无奈:“行,唉,你们这些儒生太在乎这些礼仪称呼。”

王亮避过朱元璋的抱怨不谈,问道:“朱老大人知道原因?”

朱元璋笑着点头:“标儿说,就算他不说,当百姓知道最初大军出征东北只是假动作,其实大军是先去了草原,然后才去东北后,都能猜到北直隶的粮仓估计要空了。他们恐怕正惶惶不安呢。所以与其让恐慌蔓延,不如自己把事情挑明。”

王亮疑惑:“这样难道百姓就不会害怕了?”

朱元璋道:“还是会害怕,但至少知道情况如何,自己可能付出什么。不过标儿用诙谐的图画和诗文让这件事变得……嗯,有趣。百姓的紧张情绪就会少许多。他们会相信,这一切都在知省的控制下。”

王亮若有所思:“当初打草原的时候,北直隶的粮仓就空了。但很短的时间内,知省就能筹来钱粮,燕王和曹国公班师回朝后才会立刻出征。哪怕现在粮仓又空了,百姓可能会相信,知省仍旧有办法。”

朱元璋点头:“的确如此。”

他看着那排成一长列,一直不肯离开的百姓:“标儿可能想到会有人献粮。嗯,以我对标儿了解,这应该是他的目的之一。只是他的目标是城中和其他地方眼馋与高丽、倭岛海上生意的富商。他大概也没料到,自己已经积攒了这么多民心。”

王亮仔细一思索,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这次跟随朱标出海的四个富商都赚得盆满钵满,全天下消息灵通的富商都等着朱标这个财神爷再次出手。

这时候朱标透露出北直隶再次缺粮的消息,那些富商得到这个信号,立刻就会积极地动起来。

朱标将“北直隶粮仓空了”这么可怕的事写成了诙谐不正经的故事,甚至将他自己都变成了“丑角”,不仅打消了百姓心中的恐慌,也让这则“征粮”变得温情了许多。

那些商人看到这则故事,估计送粮的时候都会忍不住会心一笑。

只是……

一个农夫正在和士兵据理力争——这一点在王亮眼中非常诡异。一个普通的地里刨食的老百姓,居然敢和佩戴着腰刀的士兵据理力争。

“知省被欺负得那么惨,那么可怜,我送点粮食给知省怎么了!我家里有足够吃到明年丰收的粮!”

“什么?知省知道再出海赚一次?出海多危险啊!”

他身后一妇人也不住帮衬。

“对啊,知省别出海,遇到风浪怎么办?”

“唉,你别拦了,我们主动献的,一边去一边去。”

士兵手足无措,脸苦得像是吃了一斤黄连。

别的军队都是抢粮抢得痛苦,他们这群兵却劝百姓别主动献粮,劝得辛苦。

王亮眼中的光芒晦暗不定:“朱知省会收吗?”

朱元璋道:“不会。如果这次白收了百姓的粮食,打开了这条口子,恐怕之后就会有官吏用这个借口敛财。”

朱元璋脸上浮现出嘲讽又冷血的笑容:“他们会说,这是百姓主动送来的。标儿这里有民心,他们管理下的地方难道没有吗?很快,各地官员都会有百姓主动献来的东西,以表明自己当官当得好。”

元朝老官王亮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攀比,邀功。”

朱元璋点头:“对,攀比,邀功。标儿来了。”

朱元璋说话的时候,朱标骑着马从城门出来。

他手里拿着一个怪模怪样的大喇叭,使劲喊着,让百姓们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