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1章 特权 (2 / 2)
悠悠小说网kanshuyy.com
向西,向西……
实际上,朱翊钧西进政策,不是单纯的为了自己主体民族,也是为了那边的民族。
世界大势,风云变幻,在未来,北边的北极熊,蒙古的其他部落都是盯着西域呢。
而叶尔羌汗国是一个畸形的政权。
他存在不了多长时间。
而且,对于当地的百姓,奴隶,甚至是贵族来说,接受大明朝汉人们的统治,绝对比蒙古人,中亚人,罗斯人好太多了。
因为大明会把这些人当作人来看待,后续会派遣官员去治理……他们只需要付出以前十分之一的代价,便能得到保护。
某种程度来说,此时的大明帝国,是那块方外之地的救世主。
早早的挂钩。
早早的进步。
朱翊钧带着尚未完全消散的情绪,打开了另外一个爱将李如松的奏疏。
“……臣父远在朝鲜,代天巡狩,整军经武,夙夜匪懈,陛下圣明烛照,自有公论……“
“然,臣近日接获辽东旧部自朝鲜归者泣诉,言及……言及臣父麾下个别骄兵悍将,仰仗天威,于驻地多有滋扰……更有甚者,竟有强夺民女之事发生,虽属个别,然影响极坏,恐损天朝上国仁德之名,亦寒朝鲜军民归附之心……”
“臣闻之,五内俱焚,痛心疾首,臣写信给了父亲,却反被训斥,臣虽为子,不敢因私废公;臣亦为将,深恨此等败坏军纪、辱没国威之行!恳请陛下……念臣父年高,不要体罚,降旨申饬……”
“务使其严加约束部众,整肃军纪,以彰天朝法度,慰藩属黎庶!臣李如松,泣血顿首……”
朱翊钧看着“泣血顿首”四个字,眉头只是轻轻一挑,非但没有怒意,反而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近乎玩味的笑意。
这个李如松。
没有跟朕交心啊。
耍弄一些毛头小子,不成熟的心眼。
朱翊钧心中并无多少被愚弄的愤怒,反而觉得李如松此举,透着几分年轻人特有的“较真”和急于表现“忠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放下奏疏,指尖在光滑的紫檀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
“强抢民女”……朱翊钧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觉得李如松有些小题大做。
驻朝明军,肩负着整训朝鲜军队、震慑倭寇、乃至必要时直接掌控朝鲜的重任。
没有点跋扈之气,没有点超然的特权,如何能让那些首鼠两端的朝鲜两班贵族真正敬畏?
又如何能确保天朝的命令在藩属之地畅行无阻?
朱翊钧深知,要让一支强大的驻外军队真正发挥威慑和控制作用,有时就需要这种“特权”的光环。
只要不闹得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只要不触及底线,比如试图废立朝鲜国王,些许“滋扰”,些许“跋扈”,甚至“强抢民女”这种恶劣行径,在帝王权衡利弊的天平上,都不过是维持统治必要的、可以容忍的代价。
后世驻朝美军如何行事,不也是类似道理。
天朝上国的威严,有时就是靠这种“不讲理”来维持的。
李成梁老成持重,深谙此道,对部下的一些行为有所约束,但也绝不会真正伤筋动骨地去“严加管束”,寒了将士的心。
朱翊钧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两份奏疏上。
他拿起朱笔,在李如松那份奏疏末尾空白处,从容地批了两个字:
“朕,知矣。”
笔锋圆润流畅,透着一种了然于胸、尽在掌握的从容。
窗外,一根承不住重压的冰凌,“啪”地一声断裂,坠落在汉白玉的石阶上,摔得粉碎。
这小小的插曲,如同朝鲜的“小事”,并未在帝王心中激起半分波澜……